降压药 沙坦类降压药又现致癌物被召回,要不要停用?本文讲出实情( 二 )




沙坦类降压药再次出现致癌杂质 , 正在吃的要不要停用?
从目前国内药品监管部门的信息来看 , 对于厄贝沙坦等药物叠氮杂质的问题 , 还没有发出相关的警示和公告要求 , 但从202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来看 , 厄贝沙坦已经加入了对叠氮化物杂质的控制项目 , 而缬沙坦 , 氯沙坦钾的标准中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 但相信作为一种明确的致突变毒性杂质 , 相关企业也都应该按照国家的监管要求 , 对于所生产原料药可能存在的叠氮杂质进行严格的控制 ,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 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 而是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设计 , 通过合理的工艺处理生产出来的 , 因此 , 对于各个医药生产企业来说 , 提高自身的质量检测能力只是控制手段 , 而真正更应该做到的是 , 优化提升工艺 , 进一步去除相关的毒性杂质 。


对于很多朋友关心的 , 正在服用的缬沙坦等药物 , 还能不能吃的问题 , 给大家以下的几点建议 , 供大家参考 。
1、沙坦类药物本身并不致癌
沙坦类降压药是降压效果良好 , 而且具有心肾保护功能的一类常用降压药 , 从药物本身来看 , 这类药物并没有致癌风险 , 所谓的致癌性 , 都是由于药物中的亚硝基杂质 , 或叠氮化杂质超标造成的 , 因此 , 如果能够从原料药生成上积极控制相关杂质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 就能够大大减少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带来的致癌风险 。 如果因为一些相关报道 , 就认为沙坦类药物不能吃了 , 或者吃了一定会致癌 , 就大错特错了 。


2、带有四唑环结构的沙坦 , 相对风险较高
虽然我们谈到了质量控制以及严格监管 , 但有些朋友肯定还是免不了担心 , 服用沙坦类降压药 , 虽然降了血压 , 但如果导致了癌症风险 , 那不是得不偿失?实际上 , 不管是亚硝胺杂质 , 还是叠氮化物杂质 , 其产生与存在都与药品的化学机构以及合成工艺路线密切相关 , 都与具有四唑环化学结构的沙坦类药物相关 , 从目前的相关消息来看 , 叠氮杂质主要风险药物是厄贝沙坦 , 缬沙坦和氯沙坦 , 而亚硝胺杂质涉及的药物则还包括了坎地沙坦 , 奥美沙坦 , 而非四唑环结构的替米沙坦 , 美阿沙坦钾等 , 则没有这方面的报告 , 对于实在担心的朋友 , 可以考虑选择这类沙坦药来服用 。


3、普利类药物也可替代 , 但要注意干咳不良反应风险
对于服用沙坦类降压药特别担心的朋友 , 也可以考虑用作用机理类似的普利类降压药来替代 , 两者都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降压药物 , 降压效果类似 , 都能缓解肾脏功能下降产生的微量蛋白尿问题 , 也都具有预防高血压带来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 普利类降压药还具有抑制缓激肽降解 , 保护心衰的作用 。 因此 , 如果服用沙坦类药物实在担心 , 也可以考虑换服普利类降压药 , 需要注意的是 , 普利类降压药引起干咳不良反应的几率要远高于沙坦类药物 , 服用期间 , 要注意这种不良反应风险和身体的耐受性 。


4、高血压患者不建议随便停用降压药
道听途说 , 因噎废食 , 都是要不得的 , 虽然沙坦类降压药有原料药可能存在致癌物杂质的报道 , 实际上如果我们反过来看 , 这也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我们对药物质量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 , 从历史临床数据来看 , 在多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中 , 都没有发现厄贝沙坦 , 缬沙坦等药物加大癌症风险的临床结果 , 因此 , 合理服用降压药 , 带来的致癌风险其实并不大 , 而如果因为担心致癌风险 , 而把该吃的降压药停用了 , 导致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压再度升高 , 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慢性损伤风险甚至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 都是不容忽视的 , 合理用药 , 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 , 积极控制好血压水平 , 才是更重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