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雅阁 宁夏首富280亿诈骗始末( 二 )


据孙珩超《创业与思考》一书记述 , 从 1997 年创业到 2003 年 , 他很少向银行贷款 , 全部借贷不到 1000 万 , 但 2003 年后 , 逐渐从银行融资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 。 此后 , 随着扩张步伐加快 , 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
屋漏又逢连夜雨 。 2008年 , 金融危机爆发 , 油价从150多美元跌到了30多美元 , 宝塔石化遭遇严重亏损 。
“2008年 , 一夜之间油就卖不动了 , 交钱的人不提油 , 正在签合同的人也不交钱 。 ”谈及那场危机 , 孙珩超心有余悸 。
金融危机后 , 宝塔石化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剧 。 为了摆脱困境 , 孙珩超加快了战略布局 , 在珠海、内蒙、新疆等地建立宝塔产业 , 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多 。
据媒体报道 , 2012 年 , 孙珩超开始引入一些民间高利贷和过桥贷款 。 2013 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 金融风暴席卷沿海地区 , 政策方面紧锁融资 , 珠海宝塔被划归为贸易企业 , 遭遇银行抽贷 。
数年后 , 孙珩超写了一首《丙申赋》 , 予以痛斥:“绝我后路 , 不义银行;吸我鲜血 , 地下钱庄!纵横捭阖 , 战线太长 , 企业受损 , 领袖受伤 , 趋利之人 , 慌慌张张 。 ”
在银行抽贷、地下钱庄盘剥的双重重击下 , 孙珩超开展“自救” , 加快运营金融业务 。
2014 年 , 宝塔石化正式向原宁夏银监局提交财务公司筹建报告 , 后上报原银监会后获批筹建 。 2016年4月 , 宝塔旗下财务公司成立 , 注册资本20亿元 , 是宁夏首家非银行金融机构 。
财务公司成立后 , 孙珩超坦言:“没想到 , 财务公司磁场效应这么强大 , 成立短短一个月 , 我们与银行的授信额迅速增加 , 过去求爷爷告奶奶 , 拿资产这里抵押一点 , 那里抵押一点 , 成本高速度慢 , 而且融资有限 。 ”他还在接受采访时感叹:“在资本杠杆撬动下 , 宝塔石化将大有可为 , 过去被资金卡脖子的历史结束了 。 ”
然而到了2018年 , 宝塔财务公司开始暴露出票据逾期的问题 。 7月11日 , 宝塔财务发布公告 , 将在8月20日完成全部兑付 。 但截至承诺日期 , 仍有到期票据持有人表示未被兑付 。 根据上海清算所披露数据 , 截至2018年9月底 , 宝塔集团资产总计668.5亿元 , 总负债340.56亿元 , 其中流动负债259.35亿元 , 高达76.15% 。 宝塔集团流动负债主要为应付票据和短期借款 , 分别为164.1亿元和43.85亿元 。
此外 , 2018年多笔债务到期 , 孙珩超也两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 同年 11 月 , 孙珩超及掌管宝塔财务公司的儿子孙培华因涉嫌刑事犯罪 , 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 一个月后 , 银川警方发布消息称 , 已立案侦查宝塔石化集团涉嫌票据诈骗一案 。
一年后 , 经过公开开庭审理 , 真相才浮出水面 。
公诉机关指控 , 2013年以来宝塔集团开始出现大规模亏损 。 孙珩超作为董事长 , 明知该集团不符合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资格 , 为解决宝塔集团资金短缺问题 , 仍然安排霍言等人筹建财务公司 。
为了达到为宝塔集团融资的目的 , 孙珩超明知宝塔集团巨额亏损 , 资不抵债 , 无兑付能力的情况下 , 指使财务公司通过审核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进行融资 。 从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31日 , 宝塔集团下属财务公司共计审核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票据49522张 , 票面金额284.60亿元 , 至案发 , 未兑付银行承兑汇票27064张 , 未兑付金额171.29亿元 。
钱能难倒打工人 , 也能难倒“首富 ” , 甚至让其沦为阶下囚 。
孙珩超身为法学教授知法犯法 , 开出280亿违法票据 , 犯下惊天大案 , 身陷囹圄 , 让人唏嘘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