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奋斗者号
如今的中国上可入九天揽月 , 下可进五洋捉鳖 , 继蛟龙号7000米深潜之后 , 3个中国人再次创造奇迹 , 探索深海10909米 , 原来奋斗者号深潜器 , 成功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 简直堪称奇迹 , 对此有专家认为 , 这一步甚至比登陆月球表面还难 , 是真的吗?同时这次壮举的实现 , 也让人更加重视中国深海探测技术 , 与欧美的差距还有多大?
图为奋斗者号深潜器
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世界第四极 , 就如同南极与北极一样 , 这里的环境也非常恶劣 , 温度低 , 水压极高和完全黑暗 , 让任何国家对其进行探索都难以实现 , 然而中国奋斗者号深潜器却在超过10900米的深海成功坐底 , 创造了深潜的新纪录 ,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并不容易 , 首先迎来的挑战就是深海的巨大水压 , 万米载人潜水器要承受1000个大气压 , 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 , 对结构设计和材料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 除了抵抗水压之外 , 奋斗者号还需要搭载一系列科学设备和三名科考人员 , 完成深海科考任务 , 这无疑极大增加了研制过程中的挑战 。 载人潜水器球壳、浮力材料等关键技术的支撑 , 让奋斗者号具备了全球99%海域的深潜探测能力 , 例如在钛合金球壳的焊接上 , 研发人员放弃了此前制造出一片片瓜瓣 , 然后再将其焊接成一个球的焊接方式 , 直接使用了半球焊接方式 , 减少了焊缝数量 , 工艺更加困难 , 但整体可靠性获得了显著提高 。
图为奋斗者号深潜器
奋斗者号的上浮和下潜均无需动力参与 , 因为它采用了国产高强空心玻璃微球作为固体浮力材料 , 其体积在深海的水压之下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 能够提供足够的浮力让深潜器完成上浮 , 为了制造这些材料 , 奋斗者号的研发人员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 为了和母船保持通讯 , 奋斗者号安装了水声通讯设备 , 让两者之间可以隔着万米海水进行文字语音以及图像的实时传输 , 同时具备探测定位和导航等功能 , 是国产深潜器能够在深海完成科考任务的重要保障 , 更重要的是 , 其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 , 不管是浮力材料、深海锂电池还是机械手 , 全部都是中国自己研制的 , 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研发和制造成本 , 还促进了相关技术企业的创新和成长 。 奋斗者号并非中国研发的第1台深潜器 ,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拥有包括蛟龙号以及深海勇士号 , 另外还有海燕号、海翼号等无人深潜器 , 为何在拥有了这些设备之后 , 还要研发万米级深潜器?从技术角度来说 , 进行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可以推动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的突破 , 既要研发有人的潜水器 , 也要研发无人的潜水器 。
图为奋斗者号深潜器
【月球|比登陆月球还难?探索深海10909米,3个中国人完成了,堪称奇迹】在水下因此奋斗者这次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功坐底 , 不仅验证了潜水系的各项性能 , 还完成了矿物沉积物和生物样品等多种海底采样作业 , 而中国深海载人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和欧美国家同等级的探测能力 , 同时也印证了中国工业能力的发展和技术突破 。
推荐阅读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神奇分界线,两侧海水泾渭分明,难道是刻意安排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科学家表示,数万亿吨的水流入到地球内部,发生了什么?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玉兔二号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外星痕迹,还有固态水资源?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