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楼市“鱿鱼游戏”!张一鸣入局新三国杀( 三 )


如何获得真正有购房资格、批贷资格的优质客户 , 又如何给优质客户匹配有效房源变得越来越重要 , 也越来越考验一个中介品牌真实赋能水平 。
买方市场逐渐成型 , 新一轮的流量争夺战已避无可避 。
“说商道市”坚持 , 如今的房地产中介市场 , 似已不再是中介人的中介 , 而是各大资本大平台的中介 。 所谓的“大争之世” , 大抵如此 。
房产行业的数字化是这十年来的一大趋势 。 这些年涌现出很多线上房产交易企业:安居客、房多多、贝壳找房、爱屋吉屋等 , 多家企业都先后完成了IPO 。
而包括阿里、腾讯、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房产经纪这一赛道 , 但平心而论 , 互联网背景下的最大胜利者 , 当属贝壳找房 。
但 , 麦田房产给人的感觉却像是游走在硝烟之外 , 或许就连缪寿建自己也说不清麦田究竟是“佛系” , 还是困惑与挣扎 。
或许 , 到了该变的时候了 。 麦田都能“去房产” , 还有什么不能变?!
在北京 , 麦田是“三哥” , 贝壳系链家是“一哥” , 且成交量一骑绝尘 , 麦田仅为其1/10 。
在福州 , 麦田的大本营 , 麦田只是“半个一哥” 。 贝壳的新房业务已经做到了近40%的市占率(内外渠) , 二手房业务也奋勇追逐 , 从2019年的难入前十 , 到现在的“坐四争三望二” , 给“半个一哥”麦田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
而贝壳身后 , 和麦田渊源不浅的“探花郎”可观 , 则默默顶着中联立信的马甲悄悄开城扩地 , 其大力投资的乐呵找房 , 作为可观的线上尝试 , 虽然尚在亏损 , 但用户体验却已经悄然好于麦田在线了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也曾不争一城一地一时之得失的缪寿建躇踌着 , 酝酿着 。 或许 , 在这样的“大争之世” , 真到了站队互联网大厂的时候了;或许 , 这也是给自己的又一个机会 。

NO.4
贝壳困局行业大变局下 , 有人寻求突围破局 。 但那个曾经的天子骄子 , 近三年一度成为大家追赶的标杆 , 却 , 陷入了模式的困惑 。
10月11日 , 有网友在匿名社区脉脉发帖称 , 贝壳上海所有员工将被优化 , 补偿方案为N+3 , 10月18号办完手续 , 30号物业关停 。 当日 , 新京报报道称 , 贝壳找房员工被优化的范围为上海研发团队 。
贝壳随后回应 , 今年以来 , 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 公司据此对上海地区金融等部分业务进行调整 。 而刚刚回应完毕 , 却又有新料不断爆出 , 杭州贝壳也在大规模优化 , 全国职能线都要求按一定比例“调整”的消息接踵而至 。
哪怕是在不大不小的福州城 , 打听上一圈 , 也不难知晓 , 贝壳在调整福州团队 , 尤其是线上运营服务团队 , 与2019年相比 , 加盟门店多了一倍 , 前台运营人员人数变化不大 , 后台人员(贝壳称为职能线)却被“砍”了一半还不止 。 贝壳 , 真的还在做线上吗?贝壳曾经喊出的种种口号与承诺 , 真的还能到位吗?
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并总结贝壳的优势 , 也是曾经最吸引本地门店加盟的内容 , 即:ACN规则 , 线上赋能 。
ACN规则即在遵守房源信息充分共享等规则前提下 , 把整个服务链条细化 , 同品牌或跨品牌经纪人之间以不同角色共同参与到一笔交易中 , 成交后按照各角色在各环节的贡献率进行佣金分成 。 更宛若行业合作机制下的分佣 。
线上赋能是指 , 为促成交易 , 贝壳更注重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房源真实性与线上使用体验 , 将楼盘字典、VR、航拍、3D 模型等技术应用在整个平台上的房源中 , 进一步确保房源真实性与提升浏览体验 。
除此之外 , 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流量也是贝壳曾经宣传的一大优势 。
然而 , 随着整个市场逐步进入“买方市场” , 加上疫情导致线下门店自然到访客越来越少 , 经纪人们对流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 自然会“用脚投票” 。
君不见 , 如今幸福里平台上 , 亦有大量贝壳门店与经纪人出现 。 如果贝壳的流量运营真的到位 , 为何经纪人们还要额外付出端口费和精力 , 在其他平台努力获客呢?这不啻于打脸!
▲幸福里平台上贝壳系经纪人何其多
虽然贝壳现有ACN规则并没有禁止贝系经纪人在其他平台发放房源并获客 , 而事实上也保持着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 。

但随着城市级别线上运营人员数量不断减少 , 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一个人监察三百家门店是否违规的情况 , 在越来越多的贝系经纪人主动在幸福里等其他平台开号获客的趋势下 , 无疑给号称严管控的贝壳带来了更大的管理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