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 , 除了天和核心舱全面的设施 , 在神舟十三号发射之前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已经飞上太空和天宫空间站对接 , 它内部携带了大量货物 , 用以支持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 。
像航天员翟志刚就带上了笔墨纸砚 , 在太空也能专注于爱好 。
▲ 天舟三号与空间站对接
由于这次航天任务包含女航天员 , 天舟三号运送的货物中还包含了女性化妆品、卫生用品等等 。
神舟十三号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完成后 , 航天员们就能拆天舟三号中的「快递」了 。
6 个月的驻留时间 , 也意味着三位航天员将在天宫空间站度过春节 , 今年春晚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太空拜年」节目 。
从验证走向建造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六次飞行 , 也是该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 因此在这次任务当中我们能看到不少新的尝试与技术 。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的径向停靠对接就是新尝试之一 , 其指的是航天器在空间站下方垂直方向上进行对接 。 之前我国航天器与空间站对接 , 无论是前进交会对接还是后方交会对接 , 基本上都是水平方向上的对接 。
对比来看径向对接要求更高 , 执行时需要空间站保持平飞状态 , 而飞船则需要竖立飞行或俯仰飞行 ,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实现不需要人干涉的全自动对接方式 , 其难度可想而知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次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标识 , 正是径向对接的缩略示意图 , 有趣的同时也传达了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 。
径向对接是空间站验证阶段中必须要完成的项目 , 上次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回地球前就曾验证径向对接技术 , 江苏省天文学会科普专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汤靖师在接受新华报业采访时也表示:
机械臂同样是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当中的重点 , 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采用了肩部、肘部和腕部「3+1+3」的关节设计 , 和人的手臂一样具备极高的自由度 。
在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计划中 , 将来会有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停靠 , 这一次神舟十二号飞船停靠的是前向对接口 。 而如果增加一艘载人飞船 , 就要停靠在节点舱下方 , 面向地球的径向对接口 。
再搭配上空间站表面的适配器 , 机械臂甚至可以在空间站上自由「爬行」 , 使其工作范围覆盖整个空间站 。
据悉 , 机械臂工作时最长可达 18 米左右、直径约 4 米 , 最大承载能力达 25 吨 , 不仅可以辅助航天员出舱 , 更是实验舱等航天器转向的好帮手 。
机械臂强大的负载能力 , 让它能拖动实验舱实现分离、转位和再次对接等操作 , 实际应用中当实验舱与空间站核心舱、节点舱对接后 , 就可以通过机械臂转为到侧面停泊口 , 这次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也需要验证舱段转位技术 。
▲中国空间站机械臂捕获飞船演示动画
6 个月的超长驻留时间是以往从来都未曾有过的 , 据中国青年报 ,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 一般航天员出发时都会佩戴相应的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记录等装置 。
这些装置一般都在航天员大腿外侧佩戴 , 可以用来实时检测航天员的心率、呼吸、心电信号等 , 方便出现异常情况时地面专家及时干预 。
此外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 , 再加上超长的驻留时间 , 会让航天员的身体出现各种适应反应 , 比如骨质流失和肌肉萎缩 , 中国航天工程网甚至表示长期飞行时航天员可能会损失 50% 肌肉 ,
▲ 完成神舟十二号航天任务的航天员们. 图源:央视新闻
这也是此前神舟十二号任务三位航天员返回地球时需要隔离恢复的原因之一 。
当然 , 解决方法就有不少 , 其中比较方便直接的便是锻炼 , 天和核心舱中就配备有多个健身器材 , 比如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拉力器等等 。
▲ 航天员在锻炼
太空跑步机和我们常见的跑步机不同 , 它配有弹性束缚带 , 将航天员压在跑步机上 , 这是在模拟正常重力环境 , 同时太空跑步机还配有隔振措施 , 以免影响空间站上的其他设备 。
径向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驻留 6 个月等等 , 这些关键技术和项目经受住验证后 , 才能真正让载人航天常态化 , 让我们离太空家园更近一步 。
明年 , 天宫将迎来完全体从钻木取火到发现铁 , 再到如今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 , 发现、探索、学习、使用 , 对未知的追寻 , 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 今天的载人航天正是人类突破自我、探索未知的又一新旅程 。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了解更多关于保罗陷阱的物理现象的细节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