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女宇航员是怎么征服太空的?( 三 )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 , 浩瀚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 杨利伟 。


彼时王亚平23岁 , 才刚毕业不久 。
看着电视里振奋人心的历史一刻 , 她心里的火苗噌的一下被点燃 , 激动得难以自抑 。
“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 , 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 , 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 ”

从此“航天梦”在王亚平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


带着这份难以言喻的热情和冲动 , 2009年 , 王亚平在接到选拔通知后 , 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

同时 , 这一决定也遭到了家人们的严重反对 , 他们认为 , 航天员是一项危险的职业 , 人身安全恐怕是无法保障 。
王亚平还记得 , 当时父亲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和她说:
“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 , 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啊?”
她的丈夫也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如果上了太空 , 就意味着两人近几年内都不能要孩子 , 为此夫妻俩第一次产生了分歧 。

不过 , 看到王亚平坚持的样子 , 最终大家还是妥协了 , 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她去“圆梦” 。


带着家人们的理解和祝福 , 一年后 , 王亚平经过层层选拔 , 通过了严格的体检和评估 , 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女航天员 。

2013年6月11日 , 33岁的她搭乘神舟十号登上太空 , 同时也在那里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太空教师 , 在全国8万余所中学、约6000余万名师生面前 , 直播了一场生动丰富的太空物理实验课 。
“大家好 , 我是王亚平 , 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


王亚平对孩子们说 , 童年的梦想最珍贵 , 每个人都要精心呵护它 , 努力实现它 , 敢于有梦 , 勇于追梦 , 勤于圆梦 。
而这场奇妙的太空课程 , 也让王亚平彻底“出了名” 。
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中国最美宇航员」 , 是太空中最亮眼的那朵铿锵玫瑰 。
从2003年梦想生根那一刻 , 到2013年成功到太空圆梦 , 十年弹指一挥间 。
尽管镜头前的她笑意盈盈 , 在失重环境下看起来也游刃有余 , 但在鲜花拥簇背后的诸多辛酸 , 又岂是几句“辛苦”能说得清道得完的 。
王亚平说 , 几十个训练科目 ,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离心力训练 , 航天员必须拥有极大的意志力才能扛过去 。


在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的过程中 , 面部扭曲变形、呼吸困难、狂飙眼泪……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