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住草屋饿肚子, 贷款也要买名牌



非洲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住草屋饿肚子, 贷款也要买名牌

文章图片

非洲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住草屋饿肚子, 贷款也要买名牌

文章图片

非洲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住草屋饿肚子, 贷款也要买名牌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我们常在新闻中 , 看到一些爱慕虚荣的人和事 , 比如某个月入3000的普通打工女 , 为了彰显时尚 , 身上穿戴的全是LV、GUCI等国际奢侈品牌 , 只不过这些奢侈品无一例外都是仿品 。 而某个大城市的部分年轻人 , 组建所谓的名士名媛群 , 凑钱前往高档场所或奢侈品店 , 只为能临时穿戴上世界知名的奢侈品牌 , 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 , 以粉饰自己的富有多金 , 满足个人虚荣心 。

不过 , 如果把这类行为和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刚果贫民窟的“顶级绅士”们相比 , 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 因为这些被当地人称为“萨普”的年轻人 , 虽然住在贫民窟家徒四壁 , 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 但他们在衣着打扮上却从不吝啬 , 所穿戴的国际奢侈品牌无一例外都是真品 , 而为了拥有这些奢侈品牌 , 一些人还不惜饿着肚子通过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时尚追求 。
(贫民窟中的萨普一族)
【非洲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住草屋饿肚子, 贷款也要买名牌】那么 , 这些生活在世界最贫穷角落的萨普们 , 为何要忍受饥饿 , 不惜欠下大笔贷款 , 也要购买和穿戴奢侈品牌呢 , 他们的这种行为 , 究竟是引领时尚 , 还是虚荣心作怪?
一、萨普文化的由来
萨普文化的起源 , 可以追溯到非洲殖民时期 , 由于在相对富饶的美洲和亚洲殖民地争夺中不敌英国 , 法国人只得向非洲丛林进发 , 当他们来到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时 , 看到当地的非洲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 为了教化这些近乎赤裸粗野无礼的黑人 , 法国人把大量二手服饰带到当地 , 并用这些二手衣服和食物作为工钱 , 征召了大量当地刚果族人作为家仆 。
家仆们在长期帮佣的过程中 , 不仅学会了做法式面包 , 在法国人的教导下 , 他们还懂得了如何穿搭衣服 , 这些家仆群体 , 很快把五颜六色的欧洲服饰穿戴带到自己的生活圈子 , 以彰显他们比其他人更为高贵和时尚的身份 , 而这就是最为早期的萨普 。
虽然来自欧洲的服装颜色选择越来越多 , 但是萨普们认为:色彩会传递情感信息 , 对于时尚的潮人们来说 , 衣服是会说话的 。 所以他们在穿搭上 , 一直恪守着三色原则 , 则整套服饰的搭配不能超过三种颜色 , 比如蓝色的西装 , 白色的衬衣 , 红色的领带 , 或是红色的西装 , 白色的衬衣 , 以及粉色的领结 。
(引领时尚的萨普人)
当其它偏远非洲部落尚停留在树叶遮羞时代时 , 在殖民者的影响下 , 刚果的贫民窟俨然已经成为非洲的小巴黎 , 引领和代表着这块热带大陆最为前沿的穿搭时尚潮流 。
二、萨普客的狂欢派对
刚果独立后 , 由于连年内战 , 很快沦落到全球最为贫穷的小国 , 虽然每年人均收入仅三千多美元 , 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萨普客们对于时尚和潮流的追求 。
于是人们看到 , 在铁皮屋密集和垃圾遍地的贫民窟 , 一群穿着考究的时尚达人 , 经常在人群最为集中的街道狂欢和聚会 , 他们穿戴着国际上各大奢侈品牌的服装和名表 , 与周围衣衫褴褛的邻居们相比 , 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
位于金萨沙最大贫民窟的一处酒吧 , 是萨普们经常聚会攀比的场所 , 酒吧实际上只是一个简单围起来的草棚 , 在它的周围 , 是一间间摇摇欲坠的铁皮屋 , 以及满地的垃圾 , 但是当你步入酒吧 , 你立刻会误以为自己来到了意大利米兰时装周的男模T台秀现场 。
森克斯·路克多是当地萨普协会的领头人 , 他踩着音乐节奏滑进酒吧 , 穿过一排排蓝色座椅 , 一直走到舞池中央 , 当所有人的目光望向他时 , 他停住 脚步 , 在聚光灯下伸出左臂 , 让袖子顺势上滑 , 露出腕上的劳力士表 , 然后装模作样地看时间 。
(萨普居住的棚屋)
接着 , 他走到最前排的椅子前 , 脱下西装 , 将其整齐搭在椅背上 , 然后坐下来右腿翘在左腿上 , 阿玛尼的彩色袜子立刻暴露无遗 , 而在他的周围 , 几乎所有酒吧中的男人 , 都像他一样 , 穿着贴身剪裁的欧洲名牌西装 , 右胸口袋装有大胆的鲜艳方巾 , 脚下清一色闪闪发亮的真皮皮鞋 , 手中握着代表高贵气质的福尔摩斯烟斗 , 头上则是一顶优雅的毡帽作为配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