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住草屋饿肚子, 贷款也要买名牌( 二 )


三、再穷也要穿名牌
酒吧中的场面 , 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 , 以为走进了当地的富豪群体 , 但事实上 , 这些穿着考究的绅士们 , 无一例外都生活在周围的贫民窟或是不远的农村 , 他们从事着木匠、工人或是出租车司机的职业 , 每月的收入也不过300美金 。
但是他们宁可仍然住在四壁透风的茅草屋中 , 甚至经常忍饥挨饿 , 也要把仅有的收入拿去购置名牌服饰 , 森克多告诉我们 , 他有12套西装 , 平均一套正牌西装的花费在500美元以上 , 而在当地 , 如果没有十套以上的西装 , 会招致其他萨普的轻视和嘲笑 。
来非洲淘金的中国商人们 , 自认为找到了一个发财良机 , 他们把一批仿的GUCCI和DIOR服装运到金萨沙 , 以远低于正品五分之一的价格售卖 ,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 居然连一件都没能卖出去 , 不仅萨普们避之不及 , 连路边的乞丐都指着这些衣服轻蔑地说:全是冒牌货!
(再穷也不能不时尚)
这些中国商人并不知道 , 萨普们追求的时尚感 , 是建立在真正的奢侈品牌之上的 , 穿假货只会遭到当地人唾弃 , 被取消萨普协会会员资格 , 因为萨普协会明文规定:我们只穿昂贵的正牌衣服 , 既不穿假货也不去偷盗 , 因为真正的绅士是不会做这些事的 。
四、日益攀比的萨普风
萨普客们的行为准则 , 逐渐引领着当地年轻人的人生目标 , 18岁的司机巴卡库卡称 , 他一天开12小时的士 , 努力赚钱 , 只为能早日拥有奢侈品牌服饰 , 成为像表哥赛文·门格那样的萨普 , 受到周围人的敬仰和尊重 。
虽然表哥赛文是一名公职人员 , 但是他之所以能受到敬仰 , 并非因为他的职业 , 而是由于他拥有大量的名牌衣服、领带、帽子及各种饰品 , 为了更好地存放这些名牌服饰 , 赛文还特地在家里隔出一间专门存放衣物的房间 。
为了更多地拥有名牌衣服 , 塞文利用其公职人员的身份 , 到银行轻松办理了数量不菲的贷款 , 而这些钱 , 全部被他花在了服装搭配上 。
除了买更多衣服 , 赛文还主动向其它萨普讨教走路及不同场合的姿势 , 以便向外人展示自己的衣服品牌 。 当其它萨普到他家做客时 , 首当其冲 , 就是被他领到衣帽间参观:看 , 这是从欧洲买入的正版阿玛尼 , 这是古驰的领带 , 这是普拉达的皮鞋 , 再看这支古巴雪茄 , 也是装点门面的配饰 。
(贷款买名牌的赛文·门格)
虽然口袋里经常连一个硬币都没有 , 但是萨普们一致认为:只要穿上这些名牌衣服 , 立刻就能信心百倍 , 感觉到自己成为世界上最为富有的人 。
贫民窟破烂的街道 , 成为萨普们展示穿着艺术的T台 , 他们所到之处 , 人们都会夹道欢迎 , 并大声向他们呐喊:时尚之王 , 萨普之神 。 而这种敬仰和崇拜 , 也让萨普们的攀比风日益盛行 。
五、虚荣还是信仰
如今 , 整个刚果境内的萨普已多达6000名以上 , 在金沙萨的贫民窟 , 随便找一个萨普 , 都能入选时尚杂志年度最懂搭配TOP50 , 这也招致刚果河对岸布拉柴维尔市的萨普们不服气 , 两地的萨普经常定期举办比赛 , 看哪一方的搭配风格更加时尚领跑潮流 。
双方针锋相对 , 金萨沙的萨普领头人森克斯·路克多一脸不屑地表示 , 对岸的萨普所穿衣服并非名牌 , 价格也很低廉 , 如果同台走秀 , 看上去就像一群文员 , 而金萨沙这边的萨普 , 才像老板 。
而布拉柴维尔的萨普召集人汉森·塞瓦多则反击称:时尚和潮流主要靠色彩搭配 , 而不是价格高低 , 对方看上去更像土气的暴发户 。
(展示西装品牌的萨普)
外界对于这种聚会则谴责不断 , 认为这是一群没有钱的五彩孔雀相互攀比 , 俄罗斯一家电视台还戏称他们:穿着如亿万富翁 , 实际却一贫如洗 。
但萨普们却对外界批评嗤之以鼻 , 他们表示:要成为真正的萨普 , 不仅要反对暴力 , 反对种族歧视 , 还不能酗酒和滥情 , 因为穿上名牌衣服 , 就要有绅士的做派 , 所以他们并没有错 , 而只是一群崇尚自我的时尚达人 , 是最优雅的人 , 至于是否虚荣嘛 , 只能留给他人评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