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岚图汽车被吐槽惨了,流量焦虑导致营销频翻车?( 二 )


还有 , 前段时间欧洲杯比赛期间 , 斯威汽车也蹭了一把热点 , 其官博发布消息称:如果活动期间意大利夺冠 , 入手斯威钢铁侠新车的消费者将有机会获得“退车款”的奖励 , 名额仅限3辆 。 不过就在兑现活动奖项前夜 , 斯威汽车反悔了 , 说自己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 所以之前的奖品无效 。 斯威汽车这次营销活动“翻车” , 不仅对品牌自身造成损伤 , 同时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
另外 , 在郑州出现暴雨洪灾现象 , 需要救援物资的同时 , 东风标致也及时发布了相关的救援内容 。 然而 , 当网友拨打救援电话时 , 官方接线员却告知“不提供救援 , 不提供物资供应” 。 因为涉及到了虚假宣传 , 也直接引起了公众的愤怒 。 其实 , 无论是今年还是往年 , 车企发生营销翻车的事件不在少数 , 最终的结果都是得不偿失 , 出格营销直接反噬品牌身上了 。03
营销出圈 , 不应出格众所周知 , 2021年是中国汽车遭遇“双重压力”的一年 , 对汽车营销来说更是一个考验 。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 , 想要有人气有流量 , 并且提升自身的销量 , 都是无可厚非的 。 但很多车企在营销上没有守住底线 , 最终没有达到提升品牌力的效果 , 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今年汽车圈营销翻车事件确实有些多 。 一方面是造车新势力的出现让行业更内卷 , 它们在营销宣传上更“放得开” , 这大大增加营销翻车的几率 , 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虚假营销的识别力增强 , 所以车企策划部门也该好好总结一下 , 别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忽略了消费者的智商 。
当然 , 今年也有很多车企给出很成功的营销案例 。 比如 , 一汽红旗官方宣布为每位在东京奥运会中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赠送红旗H9一辆 , 为获得银牌、铜牌的每位运动员赠送红旗H9产品使用权 , 此举得到诸多网友点赞 。 还有 , 奥运期间上市的广汽传祺影豹选择了苏炳添作为品牌代言人 , 随着苏炳添在奥运赛场上创造佳绩 , 广汽传祺影豹也是各种“出圈” , 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 有很多博主还评价称此举既赚了流量又赚了口碑 。
当然 , 任何不以产品力为前提的营销 , 都是耍流氓 。 汽车作为高消费产品 , 对于家庭而言是一笔大额支出 , 必须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让人买得放心 , 开得安心 。 如果一味靠热点营销、包装话术、广告轰炸等来占领消费者心智 , 最终的结局都显而易见 , 偷鸡不成蚀把米 , 贻笑大方 。 所以说 , 车企营销博眼球可以 , 但要有底线 , 并且要扎扎实实的做好技术研发 , 真正用心为消费者造好车 。
总的来说 , 车企出现营销翻车的原因千奇百怪、各有不同 , 但其实它们的翻车 , 都是因为在策划营销活动时没有找准方向、没有把握好尺度 。 像哪吒汽车、斯威汽车等车企采用这些打擦边球的营销 , 利用热点事件来提升品牌曝光度 , 虽能收到一时的广告效果 , 但是从长远来看损害的是企业的品牌口碑 。

希望车企们在每次营销时不要以博眼球、博出位为最终目的 , 要时时刻刻珍惜品牌羽毛 , 如果想长久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度 , 也可以考虑在产品方面下功夫 。 只要产品过硬 , 不需要任何的营销 , 一样可以打动消费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