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家的父母装了监控,20秒后,我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



“给老家的父母装了监控,20秒后,我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

文章图片

“给老家的父母装了监控,20秒后,我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


作者:我是王耳朵
来源:王耳朵先生
前几天 , 去老友张哥家串门 。 没想到这个五大三粗的北方汉子 , 竟然在看了一条新闻后 , 红了眼眶 。 安徽阜阳 。 一位父亲在家中登高干活不慎跌落 , 躺在地上久久无法起身 。 这场意外 , 父亲一直瞒着家人 。 女儿放假回家查看监控发现这短短20秒的镜头 , 瞬间泪崩 。 直到那一刻 , 父亲依然没有告诉任何人 , 甚至连医院也没去 。 唏嘘良久 , 我从张哥口中得知 , 原来他也曾遇到类似的状况 。 6年前 , 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城市打工人 。 父亲骑车的时候摔伤了胳膊 , 连拧毛巾都不住地颤抖 , 第二天却仍坚持去工地干活 。 等到他从母亲口中得知这件事时 , 居然过去了两三年 , 父亲的手为此还落下了病根 。 “如果当初我再争气一点 , 我爸也不至于老了还这么辛苦 。 ”我能看出张哥的惭愧和懊悔 , 但是我想说的是 ,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啊 。 01天涯上有一个历经十年的老帖:“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离开家的日子里 , 爸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直到现在 , 这个帖子依然被网友不断提及 。 从陆陆续续的回答里 , 可以看到满屏的感动和心酸:

每一次我们回家的时候 , 他们总能弄出一大桌子菜 , 给我们准备许多的水果、零食 , 还有衣服鞋子 , 他们会和我们聊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 , 领着我们去逛这逛那 , 热热闹闹十分温馨 。
但没有我们在家的日子里 , 他们是“空巢老人” , 他们会一直很安静 , 或许还有一些失落 。 他们节约而简单 , 说话不多发呆不少 , 他们的生活远没有我们在家时的丰富多彩……他们一盘菜可以吃很多天;他们天天看我们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他们总是把我们的房间一遍遍打扫;他们总是随身携带手机 , 怕我们来电;为了看到远方你的样子 , 他们常常在电脑前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 父母藏着太多的“不体面” 。 最近 , 在《新京报· 剥洋葱people》上看到一个故事 。 出生在沂蒙山区的陈小冬 , 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 , 给老家安装了监控 。 本是因为母亲去世后 , 方便照看独居的父亲 , 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幕幕却让他无比揪心 。 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 , 可是老人总是闲不住 。 地里的农活放不下就算了 , 秋收结束 , 竟然还要骑着电动三轮去养殖场打零工 。 一天80块钱的工资 , 常常要从早上七八点忙到晚上六点多 , 天黑透了才回家 。 入秋后 , 北方的夜很凉 , 父亲黑灯瞎火 , 冷锅冷灶的对付着 。 最让他难受的画面 , 是“父亲抬个矮板凳坐在家门口 , 呆呆地望着院外的那条车来车往、人去人回的小道 , 狗子趴在不远处 。 ”“67岁的人 , 看上去瘦削而衰老 , 说他76岁也不违和 。 ”
来源:《新京报》视频无声无息 , 却无时无刻不让陈小冬的内心饱受煎熬 。 想起一句话:“父母亲 , 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 , 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 , 你住在它里面 , 它为你挡风遮雨 , 给你温暖和安全 。 可一旦你离开它 , 即使你会想它、爱它 , 也很少会关注它 , 了解它 。 ”02在上面的故事里 , 陈小冬有一句颇为沉重的感慨:“父亲承受的孤独 , 是我没法想象的 。 ”相信为人子女的我们 , 都曾许下过孝敬父母的诺言:“长大了我养你们;给你们买大房子;带你们去旅游;给你们钱花……”但是长大后 , 我们慢慢发现我们连和父母见上一面都成了一种奢侈 。 前几年 , 网络上曾发起过一个名为《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的社会调查 。 结果发现:

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会有不到3次的家庭聚会;仅有不足28.5%的都市白领过生日时会跟父母一起庆祝;每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为78小时;全国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独……
作家荆方曾在《新周刊》上说过一个故事 。 他们姐弟三人分别住在北、深、广 , 为了照顾老家的父母 , 特意请了一个保姆 。 可有一段时间母亲总是抱怨保姆小偷小摸 。 不过姐弟三人了解之后 , 知道保姆并没有做过 。 但是为了安抚母亲 , 他们在家里装上了监控 。 于是 , 母亲在家里的一点一滴全都呈现在了孩子们眼中 。 他们也终于知道了母亲“无理取闹”的原因 。 没有安装监视的时候 , 他们仅凭电话沟通 , 父母总是不停地和孩子们说着身边的趣事 , 让人感觉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 安装了监视器后 , 他们才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