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家的父母装了监控,20秒后,我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 二 )


“父母的日子 , 是被大段大段的空白铺满的 。 这些空白是荒芜的原野 , 没有庄稼 , 不收割希望 。 ”他们每天看着“并不感兴趣”的电视节目 , 有时候整晚不说一句话 。 尤其是天寒地冻的冬天 , 父母甚至一整天都坐在沙发里 , 固定的姿势 , 固定的位置 , 看着同一个频道 , 直到睡觉 。 每次打电话父母都会问孩子们的归期 , 但是他们总是用各种借口搪塞回去 。 直到这时 , 荆方才恍然大悟:母亲撒谎说保姆偷东西 , 是想引起孩子们的重视 。 “监视器把这荒芜的真相 , 摊开在我们姐弟三人的心里 。 异乡的我们 , 远远看着这大片的荒芜 , 静静地 , 日复一日地 , 吞噬着衰老的父母 。 ”父母总是在我们没有留意的时光里 , 独自老去 , 等我们发现父母变了 , 也许父母早已老得不像样子 。
03但即便孤独如影随形 , 父母想到的 , 仍是不给我们添麻烦 。 安徽阜阳的那位父亲 , 摔得半天爬不起身 , 却依然对家人三缄其口 。 陈小冬的父亲 , 直到今年因为车祸导致的腰伤发作 , 才在儿子的反复劝说下来到他工作的城市一起生活 。 荆方的父母忍受着无尽的孤独 , 虽然使了“小心机” , 可每次在询问孩子们“什么时候回家”无果后 , 依然选择了沉默 。 更让人动容的是监控下的这一幕:广西的黄先生 , 在广东中山做生意 。 一天 , 他从家中的监控发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摔倒在地 。 母亲用尽全身力气 , 勉强将他扶起 。 看到视频的第一时间 , 黄先生给家里打去电话 , 想将父母接到身边照顾:“一分钟都不能等 , 你们马上收拾行李 , 我去接你 。 ”那一刻 , 电话两头 , 母子俩早已经泣不成声 。 但是父母却不想给儿子带去麻烦 , 拒绝了他的要求 。 在中国 , 不知道你发现没: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 是一种倒挂 。 不是儿女在孝敬父母 , 而是父母在“孝敬”儿女 , 甚至是儿女的儿女 。 即使老了什么也做不了了 , 也在尽量减少孩子的负累 。 而这一切 , 在成为父母之前 , 为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 。 就像《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说的那样:


他们向前走 。 他们向远处走 。 那些曾经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的东西——母亲的赞同 , 父亲的点头 , 都已经被他们自己取得的成绩所替代 。 直到很久以后 。 当他们的皮肤变得松垂了 , 心脏变得衰弱了 。 他们才会明白:他们的故事和他们所有的成就 , 都是基于父母的经历建立起来的 , 就像生命之河里的石头 , 层层叠叠 。

04
在我动笔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 , 突然看到张哥发了一条动态 。 趁着周末 , 他回了趟老家 , 在屋里屋外给父母安装了两个监控 。 他说 , 小时候他很讨厌父亲的打鼾 , 但是昨天他特意在父亲睡觉的时候 , 把音量调大 , 远隔千里听到父亲如雷的鼾声 , 让他倍感踏实 。 还说以后有空就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看看两边的父母 , 等疫情结束了还要带他们环游全国 。 中国式父母 , 都有一句口头禅:“不是孩子不孝顺 , 他们太忙了 , 我也帮不上什么 , 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 ”可是你要明白:父母不拿孝顺绑架你 , 是父母的宽容和慈爱 , 你却不能因此心安理得地放任自己 , 对父母不管不顾 。 因为生命是一场轮回 , 我们是父母的孩子 , 也终将会是孩子的父母 。 看过一本书:《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 从中我总结了20件小事 , 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 1、为他们做饭
2、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
3、带他们去旅游
4、带他们去你工作的城市转转
【“给老家的父母装了监控,20秒后,我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5、定期举办家庭聚会
6、记得照全家福
7、给他们的准备生日礼物
8、经常给他们打视频电话
9、和他们聊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10、问问他们相识的趣事
11、为他们庆祝结婚纪念日
12、问问他们曾经担心过自己的事
13、问问他们现在的烦恼
14、和他们一起大扫除
15、陪他们逛街
16、鼓励他们完成心愿
17、问问自己名字的由来
18、让孩子记住他们的名字
19、买回他们最喜欢的东西
20、常带爱人和孩子回家《论语》中说:“父母之年 , 不可不知也 。 一则以喜 , 一则以惧 。 ”在父母快速老去时 , 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追上他们老去的脚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