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歧视”,网约车司机忙着互相“嫌弃”



三大“歧视”,网约车司机忙着互相“嫌弃”

文章图片

三大“歧视”,网约车司机忙着互相“嫌弃”



网约车九年 , 从“鼻祖”享道出行 , 到滴滴崛起进而对出行市场垄断 , 期间T3、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200多家正规运营的网约车出现 。
网约车进入3.0时代 , 不缺平台 , 只缺用户和司机 。 然而2021年的网约车司机 , 却在“歧视”链的底端挣扎 。
01
乘客歧视
十年前 , 扬召出租车的我们点头哈腰;十年后的今天 , 可以让司机在违停路口等我们 , 重要的是 , 他还要没火气地对我们柔声细语 。
一个网约车司机 , 开着自己花钱买来或租的车 , 却要伺候一个没车的用户 ,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调教 。
【三大“歧视”,网约车司机忙着互相“嫌弃”】被困在口碑值系统里的网约车司机 , 40多岁年纪 , 为了生活向蛮不讲理的小青年点头哈腰 , 说好听点这是服务 , 说难听点自尊都没了 。
被乘客歧视是网约车司机的家常便饭 , 是平台的偏袒养成了乘客的目中无司
02
平台歧视
网约车司机在入驻的那一天起 , 就注定要被平台所歧视 。 不公平的抽佣、敷衍的客服、派单的机制、突然收到的投诉以及平台制定的各种规则 。
在压榨中卧薪尝胆 , 勾践为了复国 , 司机只是为了生活 。
有过开网约车经历的司机都清晰的认识到一点 , 不要奢望平台会为了自己去得罪用户 , 用户一巴掌扇过来你要么躲开 , 要么用脸接住后再报警 , 事后被乘客成功投诉的几率还非常大 。
在网约车的行业中 , 充斥着太多不公 , 平台作为连接司乘之间的存在 , 却忽略司机的感受 , 在歧视司机的同时 , 还要拉着乘客一起歧视 。
出行市场眼熟的滴滴、T3、曹操、一喂顺风车等平台 , 都被司机所诟病许久 , 用户是来平台这个地主家的客人 , 必须好吃好喝招待 , 而用来招待的 , 就是打骂随意的司机 。
03
同行歧视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案 , 写的是40岁的男人没文化 , 开网约车是他们的归宿 。 字字珠玑可我看得愤怒不已 。
40岁与没文化 , 不应该成为被人攻击的话柄 , 必须为网约车司机打抱不平 。
可实际上 , 本应报团取暖的网约车司机同行之间都存在内卷 , 相互歧视着 。
以滴滴为例 , 专车看不起优享司机 , 优享看不起快车司机 , 快车司机看不起轻快司机 , 一条清晰的歧视链 , 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在咒骂平台 。
严重内卷 , 活该被压榨 。
不同的平台也存在歧视链 , 开滴滴的歧视T3、曹操 , 开网约车的瞧不上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的司机 。
网约车司机说自己挣得更多 , 顺风车司机说自己挣得更多 , 自夸乐此不疲 , 只有打开钱包的那一刻才知道羞耻 。
乘客、平台、同行三大歧视 , 网约车司机总是在被“嫌弃”甚至相互嫌弃 。
出行市场缺乏竞争 , 垄断的局面导致这个行业缺乏生命力 , 一个本可以代表着美好的行业失去了健康 , 就连坐在驾驶室拼命转动方向盘的司机也在失去健康 。
工作不分贵贱 , 行业不分高低 , 乘客打车是需求 , 司机服务是收获 , 平台应该好好做人别带节奏 。
彼此珍惜 , 相亲相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