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冰河期恐突然开始?拉尼娜凛冬降临!科学家:地球面临变冷威胁( 二 )


【新冰河期恐突然开始?拉尼娜凛冬降临!科学家:地球面临变冷威胁】
副热带高压影响寒流
一般这个寒流南下的过程中会遭遇地球自转偏向力以及西风带的影响而面目全非 , 它在南下的过程中会遭遇副热带高压的有力阻击 。
副热带高压是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分散到两极方向 , 在北纬30度左右下沉 , 形成下降高压 , 气体下沉会温升 , 因此这里是一个温度比较高的下降高压区 , 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移动 , 冬季靠南 , 夏季靠北 。
副热带高压强 , 那么北方的寒流很难进入到低纬度 , 那么和煦阳光照耀 , 但在拉尼娜年 , 由于海水被过强的沃克环流带到西太 , 上升的暖湿气流导致副热带高压减弱 , 因此拉尼娜年的冷冬就这样诞生了 。
NOAA已经在10月14日将2021~2022的拉尼娜概率更新为了87% , 日本气象厅的概率则是60% , 国家气候中心也在10月22日确定了今年冬天的拉尼娜事件 , 所以今年冬天就很有趣了哦 。

  • 北极涡旋与阻塞高压以及高纬低气压
北极涡旋是一个在高纬度地区一圈非常强盛的逆时针漩涡 , 它在强盛时期会将寒流兜在里面 , 但弱化时就会放任寒流南下造反 。
北极涡旋与几个因素有关 , 北极海冰融化后大面积海洋的热量释放会减弱北极涡旋 , 暖湿气流向北过程中被冷气团阻塞形成阻塞高压会挤压到北极涡旋 , 高纬度低气压气旋会影响北极涡旋 。
这些因素都会弱化北极涡旋 , 而全球变暖会增加海冰融化 , 高纬度低气压形成以及阻塞高压形成 , 这个问题有点反常识 , 全球变暖反而释放了北极寒流 。
进入冰河期 , 究竟有没有可能?从理论上来看 , AMOC的长期影响 , 导致北极温度下降 , 这个可能性确实存在的 , 但这个时间尺度怎么也得拉到百年甚至更久 , 有没有可能在短期内就进入冰河世纪呢?《后天》出现的巨大气旋将北极寒流带到低纬度 , 造成北半球中高纬度统统结冰 , 究竟有可能吗?
温带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也称温带冷性反气旋(冷高压) , 生成和活动于中高纬度的下降冷高压气压系统 , 风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 反气旋中心是下沉气流 , 直径非常大 , 比如冬季亚洲的反气旋可以占据整个亚洲大陆面积的3/4 , 小的直径也有数百千米!
这个大家倒是不必担心 , 因为这每年都有 , 但并没有进入冰河期不是吗?因为强度并不是特别大 , 地面反气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为1020~1030毫巴 , 不过冬季寒潮高压最强的曾达1078.9毫巴以上 , 风速最大也就20~30米 , 比起台风或者飓风的速度 , 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
《后天》中设定的反气旋规模太大了 , 而且生成了三个 , 一个是在苏格兰北部 , 另一个在西伯利亚 , 还有一个则在加拿大北部 , 这个顺时针的反气旋除了带来了北极寒流以外 , 还将高空强冷气流从上对流程拉向了低空!
正常情况下 , 这些下降的冷气流会形成下降高压并回暖 , 不会形成“速冻”的现象 , 但剧中设定是气流下降太快 , 还来不及回暖 , 这个剧情有些违反物理定理 , 唯一的可能是中心气压太低 , 直接建立起了管道 , 但反气旋要达到这个水平 , 估计风速就能摧毁所有建筑了 。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 , 反气旋将北极冷空气一扫而光带向中低纬度是可能的 , 但北极冷气团总量是有限的 , 整个北半球陷入寒流袭击毫无问题 , 并且可能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 , 甚至引发小冰期开始也是有可能的 。
但让整个北半球 , 比如《后天》中设定北纬25度以北陷入冰冻 , 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 因为这需要吸收的热量太大了 , 就算对流层顶的冷空气吸入低空 , 那又如何?海洋中保存的能量远高于大气层中的“冷量” , 因此《后天》的设定是无法成立的 。
当然《后天》也许是太急了点 , 毕竟剧情不允许太久!但把时间拉长 , 还真有可能回到冰川期 , 从全球变暖回到冰川期存在理论基础!
延伸阅读:2020~2021年寒流到底是什么情况2015年12月30中午11点 , 气象卫星检测到北极点气温一度达到0.8℃ , 你没看错 , 北极的冷空气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暖气团” , 而原因则是冰岛的一个温带低压气团 , 中心气压低至950百帕 , 看起来有点像热带气旋 , 但这是一个温带气旋 。
这个温带气旋遭遇了西风带 , 将风暴带入了北极地区 , 逆时针旋转的风暴将大西洋温暖水汽卷入了北极 , 让北极点的气温上升到了0.8℃ , 北极的冷气团哪里去了?当然被推挤到了低纬度地区 , 这就是2016年超级寒流的来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