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十四五”规划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窗口期 , 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启动之年 。 这一年 , “碳中和”被首次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 这标志着“碳中和”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依据“十四五”规划 , 国家未来将全面加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 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将大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2030年碳达峰 , 2060年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将加速贯彻执行 。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全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做二氧化碳加减法使其最终排放量为零 , 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碳中和”表面上看是能源与环保问题 , 但实质上 , 是国家经济社会整体中长期战略发展模式和路径问题 。 其基本逻辑是 ,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转向技术创新 , 通过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 推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方式大变革 。
由于“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大中型企业的战略发展条件和目标要求等战略核心要素将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 根据求是咨询服务央企国企的经验 , 大中型企业在做“十四五”战略时 , 应进行重新思考或叫“战略重塑” , 就是说 , 要进行战略认知重塑、战略定位重塑、战略路径重塑 。
01
战略认知重塑
企业战略的本质是对未来战略情景的动态适应 , 而适应的必要条件是中长期战略认知 , 即企业如何能超越现实条件约束 , 适应企业战略边界条件的变化 。 大中型企业对未来重大挑战与机遇须具备战略预判能力 , 才能通过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 谋划企业的发展战略 。 “十四五”时期大中型企业重塑战略认知 , 应以“碳中和”国家战略为导向 , 全方位重新认知企业战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一是“碳中和”国家战略带来了新的环境态势 。 机遇是 , 碳达峰阶段(2021-2030年) , 不仅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将又一次催生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 而且节能环保提升要求也将进一步催生企业数字化建设与改造 。 但挑战是 , “十四五”规划期间 , 能源电力、石化、钢铁、矿冶等大中型企业 , 将面临更严格的碳排放量约束 。
二是“碳中和”国家战略将加速产业结构变革 。 “碳中和”国家战略将加速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 使新兴产业、服务产业在未来经济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 “碳中和”国家战略产业图谱(上图)分析表明 , 重点产业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 一方面 , 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另一方面 , “碳中和”又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推动作用 。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金融等措施的展开 , 将推动高耗能的产业加速转型 。
02
战略定位重塑
“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深层逻辑 , 是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 , 高效安全、持续平稳发展 。 大型中央企业和重点国有企业应深刻把握“碳中和”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 进行重新战略定位 。
一是大中型企业制定“十四五”战略规划 , 应站在国家、产业的层面 , 重塑高层次、大格局的战略定位 。 国家层面战略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 也是国家宏观战略资源配置的基本逻辑 。 大中型企业需承接国家战略 , 开展更高层次的战略定位 。
二是大中型企业的战略定位 , 应是更多地将资源配置在关系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 。 企业资源能力应配置在能够支持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领域 。 大中型企业要在“碳中和”战略基础上 , 找准企业发展层级 , 建构未来“碳中和”战略导向的中长期目标体系 。
我国碳排放来源以高碳能源与工业大中型企业为主 。 为实现“碳中和”承诺 , 未来将在能源电力、石化、钢铁、矿冶等重点产业推进日趋严格的碳减排 。 未来 , 中国将以发展绿色经济和科技为重点 , “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成为主旋律 , 加速推动高碳能源和工业等关键产业的转型 。
推荐阅读
- 警惕!价格大幅缩水,有人已被套牢
- 村民吵架被涂一嘴屎,愤怒端一盆扣在对方头上,结果被判刑6个月
- 年税高达3万亿元?房产税的出台到底有什么好处?
- 11分钟,10分7板1帽,你很强没错,但真没人尊重,还是请求交易吧
- 炒掉纳什!交易哈登!篮网6连败后岌岌可危,管理层该做决定了?
- 律师分析:“二手房”买卖交易过程中,有哪些常见法律风险?
- 40+12+18全能王?湖人猛龙2换1地震交易,名宿力挺他辅佐詹姆斯!
- 除了扎克伯格, 他以身价250亿美元成为世界历史第2位最年轻富豪。
- 32分+32分+33分+31分!湖人交易目标太猛了!老詹有望迎超级强援
- 金宝:2.2金价进入窄幅整理中,日内06空88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