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站内如何“造水”?
【航天员每天就要用4.4升水,飞行任务要花180天这么多水要从哪来】虽然生活中也有很多废水可以利用 , 比如宇航员的洗漱 , 但回收最多的还是宇航员的尿液 。 有不少人看到这里开始狐疑 , 难不成尿也能喝?
其实 , 如果从人体的尿液成分上来看 , 确实不能喝 , 但“变废为宝”的利用空间却很大 , 因为尿液当中除了少量的尿酸和微量元素之外 , 其中97%的成分是水 。 毫无疑问地 , 要怎么将尿液变成可以放心饮用的水 , 关键在于如何处理 。
为了能够从废水当中提取好的成分 , 国际空间站已经拥有了独特的将尿液还原成能够直接饮用的水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种处理系统只是在美国舱才有 , 俄罗斯舱目前还没有 。 而俄罗斯的宇航员在将尿液回收之后得送到美国舱的系统才能够还原成可以饮用的水 , 倘若美国舱不给用 , 俄罗斯也就只能浪费宝贵的尿液资源 。
而这一次我国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候 , 也搭载了独门优化后的“再生式生命保障控制系统” , 能够对尿液的回收处理技术更加娴熟且安全 , 大致可分为三大环节 。 分别是预处理、水分回收、后处理 。
预处理是向尿液中投放特殊的化学药剂 , 以抑制尿液中微生物的繁殖 , 简单点来说就是防止尿液变质 。 毕竟尿液中的微生物一旦繁殖 , 就会造成尿液中的尿素水解 , 从而污染尿液中的水 , 同时还会产生氨气 。 这种气体能够穿透蒸发膜 , 会给后续尿液处理上变得非常棘手 , 甚至导致难以回收 。 预处理之后便可以通过“蒸汽压缩技术”来回收水分 。 这个环节所提取出来的水分 , 便可以开始进行“后处理”环节 。 而所谓的后处理环节便是经过一系列反复地消毒、过滤、去除离子、有机杂质等 , 也就是通过多重净化处理之后 , 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 很多人在听到宇航员在太空站“喝自己的尿液”时觉得太过生猛 。 实际上 , 在高科技的加持之下 , 太空上将尿液处理之后变成安全的饮用水 , 水质超过了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航天员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 所以 , 太空上宇航员们所喝下的绝非是“尿液” , 而是高质量的饮用水 。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了解更多关于保罗陷阱的物理现象的细节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