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亏成名的魔鬼交易员:他们让基金破产,让银行倒闭,让市场崩盘…



一亏成名的魔鬼交易员:他们让基金破产,让银行倒闭,让市场崩盘…

文章图片

一亏成名的魔鬼交易员:他们让基金破产,让银行倒闭,让市场崩盘…

文章图片

一亏成名的魔鬼交易员:他们让基金破产,让银行倒闭,让市场崩盘…

文章图片

一亏成名的魔鬼交易员:他们让基金破产,让银行倒闭,让市场崩盘…

文章图片


3000本金 , 半个月盈利18000
短线交易 , 不抗单 , 每单止损 , 可跟单 。
今天 , 小编盘点了几个“亏货”的故事 , 普通“亏货”是让自己亏钱 , 而终极“亏货”是让银行破产、让市场恐慌动荡 。
终极“亏货”还被大众称为“魔鬼交易员” , 他们动辄亏损十亿百亿 , 那么他们“一亏成名”的背后 , 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刘其兵:亏损9.2亿人民币【一亏成名的魔鬼交易员:他们让基金破产,让银行倒闭,让市场崩盘…】
刘其兵 , 国储局的交易员 , 1998年始 , 国储调节中心通过LME进行自营期货业务 , 并在英国标准银行、AMT等期货经纪公司开设了多个期货交易账户 , 具体工作由刘其兵负责实施 。 1年后 , 铜市开始触底 , 并慢慢回暖 , 刘其兵在牛市启动之初就积极做多 , 铜价从1000多美元涨到3000美元期间 , 他做得非常顺手 。 《财经》 杂志曾报道 , 在2002、2003年间 , 铜的价格还在每吨1600美元 , 刘其兵买入现货运到中国 , 2004年铜价涨到每吨2800美元时 , 刘其兵再将其卖出 , 获利颇丰 。
资料显示 , 刘其兵很擅长在上海期交所与LME之间做反向套利 , 尽管上海期铜一直是跟随 LME走 , 被称为“影子市场” , 但两个市场之间每吨有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价差 , 因此这种套利行为较为普遍 。 作为国储局的交易员 , 刘其兵的一举一动引来众多投资者跟风追随 , 当时一度有消息称“国储调节中心在国内市场获利超过7亿元人民币” 。
铜价涨至3000美元后 , 以技术分析为主的刘其兵认为大跌将至 , 于是开始在LME开空仓 。 2004年中国实施宏观调控后 , 受国内需求大幅下降的影响 , 国内铜价于下半年开始下滑 , 这加深了刘其兵看空铜市的判断 。 到2005年9月中下旬 , 刘其兵已累计开出8000手空仓合约 , 其中最“致命”的是投机性极强、风险巨大的结构性期权空头头寸 。 但事实上 , 铜价自2004年3月初突破3000美元/吨后 , 一路狂奔至2006年5月中旬的8790美元/吨 。 可想而知 , 刘其兵重仓空头的结局有多惨 。 报道称 , 刘其兵这样敞口的巨额头寸很快被国际资本大鳄盯住 , 一出壮烈的逼空行情由此上演 , 刘其兵的空头开得越多 , 铜价就涨得越快 , 2005年9月 , LME铜价从3500美元/吨上攻至3700美元/吨 , 而至合约到期前 , 铜价已经突破了4000美元/吨 。 甚至有人总结 , 刘其兵是这一轮“铜牛”的制造者 。
总之 , 刘其兵这样一番操作下来 , 致使国储局亏了9.2亿 , 他也锒铛入狱 , 被判了7年 。
滨中泰男:亏损26亿美元
滨中泰男也同样栽在铜期货上 , 作为期货市场的风云人物 , 滨中泰男被称为“铜先生” , 他掌握着全球5%的铜交易量 。 但是 , 成也铜 , 败也铜 。
滨中泰男任职于日本住友商社 , 这家公司以铜交易发家 , 他是公司的首席期货交易员 。 1994到1996年 , 滨中泰男控制的铜期货头寸在100-200万吨之间 。 与此同时 , 伦敦三月期货铜价从1993年年底的1650美元/吨左右飚升至1995年年初的3075美元/吨 。 1994年至1996年年初 , 滨中泰男通过人为控制现货 , 长期大量控制LME的铜仓单 。 他控制的LME铜仓单最高时占交易所的90%之多 , 使得伦敦铜期货市场长期处于现货升水的状态 , 远期大大低于近期 , 以此遏制市场的远期抛盘 , 人为抬高价格 。 但是 , 他的对手也同样凶悍 , 据说有量子基金、老虎基金 , 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 , 他们针对住友的多头大量抛空 , 从3000美元/吨以上一路抛压 , 伦敦铜价也从3075美元/吨高点跌至1995年5月份2720美元/吨左右 。 但顽强的滨中泰男并没有轻易就范 , 当年7、8月份又把铜价拉升至3000美元以上 。
1995年年末 ,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开始对住友商社在美国国债和铜期货市场的异常交易情况展开调查 , 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开始调查 。 在调查压力下 , 伦敦铜价下跌至2420美元左右 。 但滨中泰男并没有放弃 , 经过顽强抵抗 , 铜价在1996年的5月份时又拉升至2720美元以上 。 多次较量后 , 索罗斯等基金几乎都想放弃了 , 5月份 ,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突然宣布准备对住友采取限制措施 , 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也四处流传 , 这些基金终于捞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在一轮强大的攻势下 , 伦敦铜价从5月份2720美元/吨高位一路狂泄至6月份1700美元/吨左右 , 短短一个多月 , 跌幅超过1000多美元 。 住友商社彻底失败 , 损失高达40亿美元 。 而滨中泰男 , 因试图隐瞒超过26亿美元的损失被判入狱7年 , 2005年7月刑满释放 , 也成为历史上受罚最重的个人交易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