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外星人的遗留物?探索白公山铁管之谜( 二 )


自然形成?
铁化木
有关于白公山自然形成的说法有很多种 , 不过目前科学家们最认可的还应当是与“铁化木”类似的“石化木” 。 石化木 , 科学释义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植物化石 。 而铁化木则是在化石形成的过程中 , 铁元素逐渐堆积聚集在化石表面 , 最终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画面 。
简单来说 , 我们在白公山岩洞内部所看到的铁管 , 其实在远古时期都只不过是树木而已 。 由于在演变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的铁元素 ,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铁管 。 为此 , 一些地理学家还专门给出了证明 。
地质变化
在几百万年前 , 当时的青藏高原并不是现如今的世界第一高原 , 还处于缓慢隆起的状态之中 。 青海一带也并非是像现在一样的戈壁沙漠 , 反而属于类雨林地区 。 不仅植物丰盛 , 雨量充沛 , 而且各种各样的动物也都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
然而在这之后 , 随着青藏高原不断上升 , 喜马拉雅山脉将印度洋的海风彻底阻隔 , 青海地区的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地质沉降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 植物自然也逐渐消失到地底之中 。 在树木到达地底之后的阶段 , 木质开始和铁元素发生反应 。
再到后来 , 随着湖底抬升的地质运动 , 曾经被深埋在地底的“树木”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它和我们印象中的树木完全不同 , 从外表看上去就像是铁管一样 。
疑点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 这样的说法似乎已经足够解释了 , 和朋友一同旅游的时候 , 甚至还可以专门提出来当作谈资 。 可事实上 , 这样的说法存在很严重的逻辑问题 , 这也是科学家们只做猜测的重要原因 。
在自然形成的这种说法之中 , 疑点之一在于岩石年龄多在百万年以上 , 可铁管存在时间却只有十多万年 , 两者相差过大;其次 , 即便是植物化石 , 也不可能穿透岩石于岩石融为一体 。 我们都听说过“水滴石穿”的成语 , 但植物也想做到这一点 , 和现实十分不符 。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可能自然形成 , 毕竟在演化的过程之中 , 或许出现了其他的变化也说不一定 。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那种特殊的变化 , 那么对“铁管”的理解自然也就更加清晰了 。
外星人遗留物?
除去自然形成之外 , 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外星人遗留物的说法 。 事实上 , 这种说法还有“官方支持” 。
亚洲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 , 我们国家的天眼工程已经正式启用 , 作为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 天眼的存在无疑是我们整个国家的骄傲 。 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 除去天眼是人为的最佳观测点之外 , 白公山所在的位置则是自然界中 , 整个亚洲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 。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 我们国家的紫金山天文台就在德令哈建立了青海天文站 , 专门负责观测天体宇宙变化并收集相关数据 。 而等到十年之后 , 日本 , 韩国以及台湾等地的天文学家就曾一同来到青海天文台考察 , 多个国家的天文学家为白公山所在位置而感慨 。
我们换位思考就能明白 , 我们以外星人的身份来到地球 , 自然会首先降落在最容易观测地外的地方 , 毕竟这是最方便的一个选择 。 从这一点上来看 , 白公山铁管被人们看做是外星人的遗留物 , 自然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
未知的元素
当然 , 除去观测点的特殊之处以外 , 人们还专门对白公山的铁管进行了取样调查 。 经过锡铁山冶炼厂的实验室检验之后发现 , 白公山铁管的氧化铁元素大约在30%左右 , 其他无法化验测算出来的元素则在7%到8%之间 。 除去这两种主要元素之外 , 其他的也就是沙子和氧化钙等物质 。
仅从实验结果来看 , 可能许多人都不太理解 。 事实上 , 这个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外星人遗留的可能性 , 同时还推翻了自然行形成的可能 。
首先是无法化验出的元素占比 , 在许多化学实验之中 , 其实都存在无法化验出来的实验元素 , 只不过这些实验中无法化验出来的元素占比一般都比较低 , 无法化验出来的原因也主要是含量太少而已 。 可铁管之中这种未知元素的占比竟然达到了这个高度 , 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
除此以外 , 按照自然形成的说法来看 , 如果真的是“铁化木”的现象 , 那么铁元素之后的“木”元素应该更多才对 。 可实际化验结果却证明 , 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