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财务报表隐藏了什么秘密?( 二 )


按照我们之前讲的策略构建的方法应该按照消息的好坏程度来对所有股票进行排序 。 然而这里有一个“机关”你得注意就是什么算好消息什么算坏消息?我考你一下一家公司报盈利增长50%另一家公司报盈利增长100%哪个消息更好呢?是盈利增长100%%的公司吗?
不是因为盈利增长很可能已经被市场预期到了 。 分析师们都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发布前进行盈利预测 。 因此如果盈利增长100%被完全预期到而盈利增长50%完全没有被预期到则盈利增长50%的消息更好 。 道理很好理解啊如果预期到了大家是不是当时就会买入了?增长性就差啊只有意料之外的好消息发布了才会让股票的涨势更好 。

所以构建策略的时候应该按照没有被预期到的盈利增长来排序也就是用真实的盈利增长减去被预期到的部分 。 伯纳德和托马斯就是按照上面讲的没有被预期到的盈利增长来对所有股票排序买入高意外组并卖空低意外组 。
发现在财务报表公告的60天后这个策略能获得10%以上的年化超额收益且在样本的13年期间内除了3个季度外其他每个季度都可以获得盈利 。 这是不是非常了不起的投资策略!
听完之后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投资策略非常了不起啊?盈余公告后漂移策略的诱人绩效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和实践者跟进 。
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你我们团队曾经用中国的数据复制过这个策略 。 你猜结果怎么样?结果是效果并不理想 。
我们来分析一下你就知道这个策略的理论背景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失效以及怎样才能提高策略的绩效 。 盈余公告后漂移的理论基础是惯性效应 。 因为投资者对财务信息反应的快慢是不同的这就让信息在市场上缓慢扩散如果能够比大多数人快提前发现没有被预期到的盈利增长用这个构建策略就很容易成功 。 市场已经验证了这个策略在所有的行为交易策略中是比较稳健的 。
但是因为市场环境不同它的效用也是不同的 。 如果信息提前泄露那在盈余公告日构建策略的效果会较差 。 在美国市场选择性信息披露是写入公平信息披露法案被禁止的 。 但是在中国由于法律和制度的历史原因股票市场还是会提前泄露信息 。
于是专业机构和研究者会调整策略把构造策略的时间提前 。 我的团队也曾经做过研究在中国市场上在盈余公告正式发布前利用业绩预告信息来构造策略可以大大提升策略的效果 。
好啦 ,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周四了
祝 , 开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