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宝藏女孩麦小登:用自己的力量重启父亲的人生( 二 )


回家 , 让她的作品获得了“新生” 。 此时她也不会想到 , 她的人生从此发生转弯 。
2019年6月 , 回家帮父亲收麦 , 望着金灿灿的麦田 , 她给自己的视频号起了个新名儿——麦小登 , 意为期待小麦年年五谷丰登 。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 也道出了农村女孩儿的希冀 。
田间地头、老旧小院 , 赶集会、做农活、煮牛肉、蒸馒头……这些日常的农家生活 , 成了她创作的新素材 , 麦小登用视频记录着父女俩“有爱”的生活 。
视频中的麦小登开着拖拉机在乡村小路上游刃有余 , 坐在西瓜地里吃着可口的西瓜有滋有味 , 春天播种 , 秋天收获 , 和父亲开着三轮车卖庄稼 。
就这样 , 干农活之余 , 她成了一个自媒体视频创作者 。 人们跟着镜头走进她家 , 也走入豫北农家人的生活里 。
在这些视频里 , 总有父女俩辗转于医院的场景 。 女儿不但照顾多病的爸爸 , 也撑起了一个家 。
一次 , 父亲化疗后无法劳作 , 可适逢麦地需要打药 。 于是 , 体重仅90斤的麦小登背起30多斤重的打药壶 , 一个人打了10亩地 。 回到家 , 她累瘫在三轮车上 。 但见到爸爸一来 , 又马上恢复到活力满满 。 这个一直在爸爸呵护下长大的女孩 , 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 一心只想 , 自己更强 , 才可以守护家人 。
成功的路上 , 从不会一帆风顺 。 这条视频创作之路 , 麦小登走得艰难 。
没有团队 , 仅靠着一部手机和一个三脚架 , 她完成了所有视频的策划、拍摄和剪辑 。 一段几分钟的视频 , 通常需要几百个素材 , 光拍摄就得花费一天的时间 。 几乎每天 , 她都要剪片子到凌晨两点 。
在幕后花絮里 , 总能看到她来回奔跑的身影 , 自媒体压力大 , 她就坚持每天更新 , 一年拍摄两万多条素材 。 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 她开玩笑地说 , 担心自己不久会变成一个“二秃子” 。
拍摄角度有一点不满意 , 就会重新拍 。 有一次 , 她和父亲去摘榆钱 , 树高十几米 , 不好掌握拍摄角度 , 为拍一个爬树的镜头 , 她爬了十几次 。
常常为如何产出优质内容发愁的她将不卖惨、不炒作作为自己的底线 , 只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 “不卖惨、不无厘头 , 只想展现一幅温馨美好的乡村图景 。 ”麦小登说 , 这是她拍视频的初衷 。
没有妈妈的陪伴 , 加之经济状况的拮据 , 让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麦小登从小就不自信 , 产生自卑感 。 后来 , 因为拍摄短视频 , 她更加多的去表达 , 自己也变得自信了起来 。 视频里 , 总能听到小登的笑声 。 连王云坡也忍不住吐槽 , 说女儿“一句话能笑三回” , 言语中充满对女儿的宠溺 。
面对困难 , 从不抱怨的麦小登 , 获得了外界铺天盖地的关注 , 彻底火了起来 。 现在 , 麦小登在抖音上拥有超过700万粉丝 , 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抖音红人 , 还被央视和《河南日报》多次点赞和采访 。
对于网红的称呼 , 麦小登说 , “不想被叫做‘网红’ , 我就是个视频创作者 。 ”一夜成名并不是麦小登最开心的事 , 而是她真实感受到因为拍视频 , 爸爸变得更开朗 , 父女两人的心贴得更近:“我拍视频 , 爸爸很开心 , 我更开心 。 因为 , 这样对爸爸治愈疾病、恢复健康有帮助 。 我想多做些让他高兴的事儿!”
麦小登的视频里 , 有笑 , 有泪 , 有嗔 , 也有气 , 更多的是父女俩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
从春夏 , 到秋冬 。 父女俩在这个偏远的小村落 , 为生活、为梦想继续奔波着 。
帮助乡亲卖农货
在家乡 , 这个既会种瓜、收麦、开拖拉机 , 又能坚持独立拍视频的25岁女孩 , 突然变成了田间地头的独特风景 。
麦小登火了 , 但在乡亲们眼里 , 她还是那个邻家姑娘 。 在邻里眼中 , 麦小登是个好姑娘 , 孝顺懂事还能干 , 提起她的身世 , 乡亲们却又悄悄抹眼泪 , “楠楠命苦 , 现在有个营生 , 也能陪着她爸 , 真好!”
“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 , 她回来了 , 拍视频 , 让老百姓转变观念 , 是个大好事!”村党支部书记欣慰地说 。
当麦小登的视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自媒体带来的收入让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 摆脱了贫困 。
走红以后 , 麦小登并没有骄躁 , 亦没有忘记初心 , 除了每天一如既往的去农田干活 , 回家照顾父亲 。 她总想利用自己的力量 , 多做点什么 。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麦小登说 , “其实我现在这个状态 , 还是希望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 去传播正能量 。 比如通过公益助农活动带动经济 。 我也正在做这些事情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