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lton(左二)一家四口 , 图片来源:Harvard Crimson官网
上帝并不公平 , 但Melton认为生命并不会因此是一种幻觉 。 他继续推进研究的决心反而更加增强了 。
2004年 , Melton公开了对联邦政府试图阻止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直接挑战:Melton Lab团队已经开发出17个新的胚胎干细胞系 , 并打算把它们分享给其他研究人员使用 。 同年 , Melton 与哈佛大学联合创建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 , 汇集了超过700名研究人员 , 通过筹集私募基金针对干细胞的科学、伦理和政策等开展研究 。
在这之后 , Melton开始同步探索促进β胰岛细胞增殖的机制 。 2013年 , 《Cell》杂志刊登了 Melton 团队的研究 。 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肝脏生成的激素似乎能促进β胰岛细胞的繁殖 。 如果也能于人体内验证这一结果 , 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或许不再需要每天接受胰岛素注射 , 而是只用每年注射一次这种激素就可以保持血糖稳定[4
。
△ 人类多能干细胞作用于Ⅰ型糖尿病的模型 , 图片来源:Cell Report
遗憾的是 , 当Melton和团队进一步通过更多小鼠实验来重复验证结果的过程中 , 不仅没有得到新的进展 , 反而将此前的原始研究推翻了 。 2016年底 , Melton主动撤回了2013年发表的那篇论文 , 并实事求是地公开坦言了撤稿原因 。
“我需要保证 , 每一个在PubMed上搜索相关内容的人 , 看到的都是我们最新持有的观点 。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 , 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条直达目标的坦途 。 ” 对于回应撤稿 , Melton如是说 。
但大约就是这种严谨且勇敢的科学求是精神 , 指引着 Melton 始终在艰难但正确的方向上前行 。
03三十年里程碑: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带来治愈可能
经历了十年的“蛰伏”之后 , Melton的研究团队在2014年重新杀回《Cell》杂志 , 这一次 , 他们与全世界分享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分化 , 并转变为能够产生胰岛素的β胰岛细胞的整个流程 , 也就是目前生物医学最为尖端前沿的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c) 。 该成果直接预示了糖尿病治疗的规则和结果将被改写[5
。
△ 图片来源:sciencedirec官网
Melton以自己两个孩子的名字Sam和Emma给这一疗法冠名为Semma , 并同时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同名生物科技公司Semma Therapeutics , 专注于将这一研究成果继续深入开发 , 从而转化为最终治愈Ⅰ型糖尿病的商业化产品 。
很快在2019年 , Semma公司就取得了使用干细胞制造β胰岛细胞的再度突破 。 Melton团队利用一种新的分化程序 , 制造出β胰岛细胞纯度高达80%的分化干细胞 。 这一工艺上的巨大进展 , 使得β胰岛细胞的商业量产成为可能[6
。
△ 图片来源:Semma官网
这一革命性的消息 , 还吸引到了一直专注严重疾病和罕见病药物开发的生物巨头的高度关注 。 2019年9月 , Vertex(福泰制药) 宣布斥资9.5 亿美元收购 Semma Therapeutics 。 “与天才科学家们合作 , 为Ⅰ型糖尿病缓和提供有效和潜在治愈性的细胞治疗选择 , 是我们本次战略收购的最看重的原因 。 ”其首席执行官在接受采访时 , 高度肯定了Semma创新性疗法在临床和商业上的珍贵价值 。
于是 , 接下来才有了我们在开头提到的 。 收购 Semma不到两年 , Vertex就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回报”:一位Ⅰ型糖尿病患者 , 过去40年里一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控制病情进展 , 期间经历过重度由胰岛素副作用引起的可能危机生命的低血糖发作 。 但在接受了由 Semma 团队研发的 VX-880 治疗后的第90天 , 恢复了葡萄糖应答性胰岛素生成 , 每日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同时减少91%[7
。
△ 图片来源:Vertex 官网-全球新闻室
从0到1的三十年 , Melton的研究终于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意义非凡的数据 , 并推动全球4500万Ⅰ型糖尿病患者“从根本上打败疾病”迈出走向胜利的历史性一步 。 而他或许不曾想过经过1992年那个绝望的深夜 , 当他决定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时 , 自己深耕多年的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如今正是新世纪现代科学界含金量最高、最热门的技术 。
凭借独一无二的“再生修复”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 ,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将不仅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展示“治愈功能” , 还被证明能够显著提高神经、血液、骨骼等其他多种类型的退行性疾病治愈的可能 。
Melton的下一步计划 , 是探索出让免疫细胞不再攻击移植进患者体内的ipsc诱导的β胰岛细胞 , 那将是真正治愈Ⅰ型糖尿病的最后环节 。 他对自己研究的速度并不算满意 , 但无疑有一种使命驱动着他永不停下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
- 发现新的外卫星候选者:它是真的吗?答案让人好奇
- 如何下载使用0.5米全国卫星影像?
- 6万卫星名额星链占4万,太空流氓马斯克,帮美国军方圈太空轨道
- 美人鱼是真实存在的吗?盘点这些目击事件
- 英国Space Power公司计划开发在轨激光能量传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