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引力波宝藏显示黑洞、中子星碰撞
一位艺术家描绘的碰撞黑洞在时空结构中引起涟漪(图片编辑:R. Hurt/Caltech-JPL)
科学家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引力波探测目录 , 为宇宙中质量最大的物体 , 黑洞和中子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
编纂这个目录是由三台具有开创性的探测系统所实现的:其中两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器位于华盛顿州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 , 另外一台是位于意大利比萨的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天线 。
该目录包含35次新发现的引力波事件 , 即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测的时空涟漪 。 这批最新的探测结果是在开始于2019年11月的测量活动中得到的 , 不过这次测量活动由于新冠疫情(COVID-19)被迫中止于2020年3月 。 因此迄今为止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总数达到90次 。
美国LIGO天文台于2015年公布了第一次引力波探测 。 此后这项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 在观测过程中 , 探测器每个月都会捕获一个信号 。
根据欧洲Virgo天文台的一份声明 , 大部分新探测到的引力波都是由黑洞融合触发的 。 但这份目录同时也包含了三次探测 , 可能标志着中子星和黑洞的碰撞 。
黑洞和中子星是大质量超巨星的坍塌核心 , 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质量最大的天体 。 当它们进入彼此的引力场时 , 它们开始围绕彼此旋转 , 形成一个双星系统 。 此时产生的强大引力触发了宇宙“地震” , 这些震动在空间中回荡 , 扭曲了时空结构 。 最终 , 这些物体碰撞合并 , 形成新的超大质量黑洞 。
“在最近探测到的合并过程中形成的黑洞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一百倍” , 资助英国致力于引力波研究的机构——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在一份报告中说 。 在这份报告中他们还说 , “这么大的黑洞目前只能从理论上预测 , 而最近的观测可能最终证明它们的存在” 。
参与这项研究的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讲师克里斯托弗·贝瑞 (Christopher Berry) 在声明中说:“直到现在 , 我们才开始欣赏黑洞和中子星奇妙的多样性 。 ” “我们的最新研究结果证明它们有多种尺寸和组合的碰撞 。 我们已经解开了一些长期存在的谜团 , 但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谜题 。 利用这些观察资料 , 我们更加接近解开这些作为宇宙积木的恒星是如何演化的谜题 。 ”
【宇宙宝藏引力波,或可解开黑洞与中子星碰撞之谜,值得期待!】
在活动期间探测到的黑洞和中子星之间三个疑似碰撞中 , 有一个可能涉及一颗质量仅为太阳 1.17 倍的中子星 。 根据 UKRI 的说法 , 如果估算是正确的 , 这将是有史以来发现的质量最小的中子星之一 。
Virgo天文台在声明中说 , 这些观察结果现已公开给更广泛的科学界 , 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分析这些事件并做出新的发现 。 研究这些宇宙震荡的回声将揭示相关物体性质 , 以及碰撞期间发生的进程的新的数据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苏珊·斯科特(Susan Scott)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 她在一份声明中说 , 通过观察这些双星系统中黑洞的质量和旋转可以了解这些系统最初是如何发展的 。
斯科特在声明中说:“这确实是引力波探测的新时代 , 不断增长的发现揭示了整个宇宙中恒星生死的大量信息 。 ”
“这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 。 例如 , 这个系统到底是由两颗经历了它们各自生命周期并最终变成两个黑洞的恒星形成的?抑或是两个黑洞被一个例如银河系中心这样的非常致密的动力学环境中推到一起的?”
推荐阅读
- 不要再嘲笑“杞人忧天”了,杞国人有这样的忧虑或许和一场流星雨有关
- 箭车组合体,飞向火星,让我们拭目以待!
- 韦伯发射又双叒叕推迟了,鸽王今年还能升空吗?100亿千万别摔了
- 郑强:说科学无国界的是良心有问题的
- ?研究分子射电天文学和星际云动力学,对未来意义非凡
- 60句温柔到骨子里的文案
- 俄罗斯炸毁了一颗卫星,飞散出众多碎片,给空间站带来了麻烦
- 穿上仿生外骨骼,科幻也许没有那么远
- 天眼搜索疑似外星文明的信号,在广袤宇宙中人类可是孤寂存在?
- 青藏高原,和南极、北极齐名,你又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