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里面的一根金属棒需定期更换,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抓紧自查



热水器里面的一根金属棒需定期更换,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抓紧自查

文章图片

热水器里面的一根金属棒需定期更换,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抓紧自查

文章图片

热水器里面的一根金属棒需定期更换,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抓紧自查

文章图片

热水器里面的一根金属棒需定期更换,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抓紧自查

文章图片

热水器里面的一根金属棒需定期更换,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抓紧自查


热水器如今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沐浴电器 , 在国内市场储水式电热水器普及率非常广泛 , 在南北方均有使用 , 但是人们忽略的是 , 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储水式电热水器漏电引发用户在浴室受伤或死亡的安全事故 , 因此业内专业人士通过平台提醒大家 , 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里面有一根金属棒 , 需要定期进行更换 , 危险程度不亚于漏电请抓紧自查 ,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必备的安全知识 , 我们接着往下看 。
首先 , 大家需要了解 ,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 热水器将一定量的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 , 并启动温度控制器来保持恒温 , 在使用时通过打开混水阀来调节水的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 。 当漏电保护装置通电时 , 就会检测到漏电 , 这时漏电保护装置开始工作 , 即时切断电源 , 以保护人不发生触电 。 但是 , 近些年 , 我们从媒体等多方面渠道看到储水式电热水器每年都会产生用户因各种原因导致触电伤亡的案例 , 原因很多 , 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需要做好防范 。
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内小小一根“镁棒”竟然如此重要 。

而今日与大家所说的这根金属棒 , 是储水式电热水器内的“镁棒” , 镁棒可能大家都知道 , 或者有些朋友看到过 , 但是 , 千万别小瞧它 , 小小的一根镁棒却有着很大的用途 , 也关系着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 。 下面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
储水式电热水器使用发热管来进行加热 , 镁棒的作用是保护热水器的内胆 , 内胆是和水直接接触 , 水加热后超过40摄氏度可能形成水垢 。 如果没有镁棒 , 水垢会粘附在内胆上 , 内胆也会被侵蚀 。 内胆水升温后经过化学反应镁溶解水里 , 长时间的使用中 , 镁棒就会越来越细 , 最后消失不见了 , 容易影响内胆 , 也很容易引起漏电触电的安全隐患 。
由此可见 , 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内的这根小小的“镁棒”竟然有着如此大的作用 , 不仅影响着内胆的使用寿命 , 还决定着一台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 , 安全无小事大家需谨慎 。
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业内研发工程师提醒 , 在一般情况下 , 热水器内的“镁棒”在使用1-2年时间就需要专业人士检查并且更换 , 并且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也需要定期的由专业人士进行清洗 ,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 , 热水器长期不清洗等于在洗污水澡 , 这也是经过证实的 。
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触电伤亡案例比比皆是大家需预防 。
2018年10月 , 一名租住在荔湾区逢源街的54岁男子在屋内洗澡时不幸触碰到电热水器身亡 , 警方在其死亡报告上表示死因为“触电” 。 2017年3月 , 深圳一处冲凉房内有一男子倒地死亡 。 经法医初步鉴定 , 死者可能是触电身亡 。 2017年10月29日 , 东莞某学院一男生洗澡时触电身亡 。 2017年11月26日 , 深圳某出租屋内 , 一名55岁的男子在洗澡时不慎触电 , 经过抢救无效身亡 。 相关案例在国内各地区均有发生 , 并且伤亡案例较多 。
有专业人士表示 , 电热水器内部若漏电 , 花洒龙头和水里都危险 , 电热水器内部发热元件发生漏电时 , 水里也会导电 。 而电热水器的出水口和花洒、龙头的金属部件全部变成带电部件 , 如无可靠的接地保护措施 , 立即会触电 , 因此 , 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安全 , 值得每一户家庭重视 。
另外业内专业人士还表示 , 没有接地装置 , 漏电开关也没用的 , 系统接地良好的情况下 , 漏电保护开关一般会起到及时断开电源的作用 。 但如果接地不好 , 还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
业内专业人士发出三点关于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重要安全提醒 , 请大家务必谨记 , 可能会大量减少热水器触电的事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