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交易的秘密!( 四 )


交易所的诉求是什么 , 交易所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 它本应该奔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问题 , 事实上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以自认为是对的 , 可能去帮助相关企业 , 毕竟大而不倒嘛 , 一旦政府表态与他们的干预恰好相反时 , 就尴尬了 。 有时候觉得国企不应该参与套保 , 赚钱了 , 有可能是内幕交易 , 亏钱了 , 有可能是国有资产流失 。
除了上述角色之外 , 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角色 , 那就是交割库 。 交割库主要是位于产区 , 还是位于销区 , 一个减产年份的交割库里出现了太多的仓单 , 往往说明产业盘面空单被套严重 , 被迫去交仓单了 , 正常情况下 , 产业空单基本盘面空单只要跌下去解套甚至获利 , 就不需要注册仓单 , 现货可以继续滚动卖 , 但是期货空单被套 , 那谁也不想负责 , 只能走完交割流程了 , 去注册仓单交割 。
在整个收购抢收的过程中 , 会出现一个收购价的高点 。 在这个高点出现之前 , 期货盘面基本上都是以上涨为主 。 最终就是入库定产 , 我们知道今年入库量比往年少多少 , 我们假设需求保持稳定 , 基本上就确定了入库之后的供需缺口 , 后面盘面的节奏主要是看需求的释放节奏了 , 后面可能还有一个高点 , 就是消费价的高点 。
这里我先抛出一个问题:企业和贸易商高价收购农产品之后 , 他们会怎么做?是继续持货空盘面 , 还是持货多盘面呢?空头肯定是一直看空需求的 , 认为之前价格那么低 , 需求都不好 , 现在价格更高了 , 需求肯定更不好 , 仍然在一直看空做空 。
从收购企业的角度来看 , 现货和期货哪个对他们的利益更大 。 我认为现货为主 , 期货为辅 , 你高价收购了农产品 , 从现货销售的角度来讲 , 你肯定是刚收完了 , 要提价销售 , 如果你自己现货还提价销售 , 他自己盘面会去做空吗?当然 , 如果是一直提价卖不动 , 可能后面企业会继续卖盘面 , 当然 , 也不排除 , 企业利用货权 , 控货拉盘面 。
所以 , 我们能够得到的客观事实就是:企业高价收购农产品 。 主观判断的话 , 每个人都不一样 , 有人认为收购之后是为了做空盘面 , 有人认为收购之后是为了做多盘面 。 我们有采取分类的方式去思考 , 从期现结合的角度去理解:

  1. 现货提涨 , 盘面做空→不可能
  2. 现货提涨 , 盘面做多→有可能 , 符合逻辑(现货为主 , 期货为辅)
  3. 现货提降 , 盘面做多→不可能
  4. 现货提降 , 盘面做空→有可能 , 但不合理(期货为主 , 现货为辅)
在整个过程中 , 供应端收购成本决定了价格底部 , 需求端决定了上面的高度 , 农产品出现大幅减产的情况下 , 整体价格重心一定是上移的 , 基于任何理由做空都是逆大势的 。
需要注意的是:当农产品入库之后 , 可能会调整一波 。 调整的理由有几个:第一 , 短期获利多单太多了 , 基于减产预期以及抢收的逻辑基本上交易的差不多了 , 一个逻辑走完了 , 需要兑现利润离场;第二 , 短期价格涨太多了 , 还要考验终端的消费 , 消费市场不一定会马上好转 , 后面围绕着收购成本与消费情况博弈 , 消费好的话 , 可能会有一个消费价高点 , 消费不好的话 , 先等盘面回落 , 然后再背靠收购成本附近做多 。
3炒仓单成本减产的农产品第三波炒作往往围绕着仓单成本来炒作 , 尤其是旧作的最后一个合约 , 往往面临可交割品不足的问题 , 如果盘面持仓过高的话 , 那么空头一定会超卖 , 多头就有机会抓住空头犯错 , 然后大赚一笔 。
空头始终纠结的问题有两个:第一 , 弱需求;第二 , 高升水 。 在这里 , 我需要澄清几个关键的概念 , 你做的是期货 , 你要讲供需 , 就要讲最终去接货的需求和去交货的供应 , 而不是现货市场上非标的供应和需求 , 比较典型的就是苹果 , 大家都知道苹果历史同期高库存 , 现货价格低位 , 盘面高升水 , 你讲供需过剩 , 价格要跌 , 不好意思 , 你讲的是现货 , 但你做的是期货 , 期货的供求是什么 , 就是最终愿意接货的多头就是需求 , 最终能够交货的空头就是供应 , 你得看这个供求 。
另外 , 你看到的高升水是假的 , 因为你看到的只是现货价格 , 以及大量的库存 , 你看不到或者你不知道的是满足交割比例的情况 , 盘面升水还是贴水 , 不是和你看到的现货价格比 , 而是和最低成仓成本比 。 这种季产年销存了那么久的生鲜品种 , 你可能都不知道它真实的仓单成本 , 还在那里谈高升水 , 这是不对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