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 宇航员在太空会处于一个失重的状态 。 所以 , 想在太空常驻 , 首先要模仿地球上的重力——这可以通过让圆柱体绕自身轴线旋转产生的向心力来实现 。 至于要多久转一次呢?根据可考资料 , 可以把圆柱体的尺寸和地球的加速度(9.81)值代入加速度方程(a=v2/r)来估算 , 即每小时要旋转28次左右 , 也就是每两分钟内旋转一周 。
奥尼尔圆筒设想
奥尼尔太空家园能成立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制造和地球上相似的大气层 , 否则人类就像活在一个悬浮在真空中的热水瓶里 , 迎接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洗礼” 。 或许只有齐天大圣能在这种极端条件中炼就火眼金睛 , 我们的肉体凡胎定无福消受 。
对气体的控制还关系到我们想创造怎样的微观气候 。 一种设想是 , 在奥尼尔圆筒的气瓶中配备与地球上比例相似的气体 , 并配合窗户上的镜子的开合形成昼夜温差——阳光直射进圆筒中 , 到了晚上把镜子移开 , 发散生物所带来的热量 。
另外 , 贝索斯对环境话题的各种探讨中还经常强调一个问题——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
奥尼尔圆筒将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为生产生活提供电力 。 在地球上我们对太阳能的使用效率经常是不充足的 , 太阳能发电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是并网的一大技术难题 。 而太空中能接收和利用的太阳能是不间断的、不分昼夜的 。 因此 , 贝索斯认为 , 出于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动机 , 数个世纪后的人类不妨考虑把采矿等高耗能的重工业转到太空 , 把住宅和轻工业留给地球 。
小说家改编世界?
“我觉得这就是在写小说 。 ”一位天文爱好者告诉虎嗅 , 他觉得贝索斯开的脑洞很不现实 , “划不来” 。 他认为星际旅行的速度是首要的问题 , 以今天的发射技术来看 , 引擎的效率严重不足 。 打个比方 , 就算是我们要跑到月球上 , 以嫦娥五号这个“小东西”(总质量合达8200公斤)作为参考 , 24号发射 , 1号才到月球(速度超过11.2公里每秒) , 何况是发射一艘容纳数百万人的庞然大物 。
对此 , 贝索斯和马斯克或许会愉快地承认 , 他们本人就是要做小说中的主宰 。 贝索斯曾表示 , “梦想家是第一位的 。 写科幻小说的人 , 他们先考虑一切 , 然后建造者出现并实现它 。 但这需要时间 。 ”
这是发端于帝国主义时代的早期的科幻小说给贝索斯和马斯克们留下了的精神遗产 。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吉尔·勒波雷(Jill Lepore)曾撰文审视现在这群硅谷的科技巨头——他们似乎背负了全人类的使命 , 去解决那些最困难的、灾难性的末日困局 。 勒波雷形容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说是由收益驱动 , 不如说是由科幻小说的幻想驱动” 。
至于“划不划得来” , 若按贝索斯建立蓝色起源的动机所言 , 便是通过商业化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 。 如今 , 贝索斯们已经有足够的财富、当然也包括拉上投资人的财富去把青少年时代所着迷的、关于建造世界的幻梦付诸现实 。 从2017年开始 , 他每年出售约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用来投资蓝色起源 。
霍金曾预测 , 人类将在未来一千年内灭绝 , 除非我们在未来两百年里找到新的栖息地 , 无论是在太空中还是在其他行星或卫星上 。 留给贝索斯们的时间 , 仍有几个世纪 , 前提是这项事业后继有人 。
不过 , 无论这些太空殖民计划会多么成功 , 它的容量始终留下一个道德的拷问——富人们都上太空了 , 剩下的人怎么办?虽然贝索斯乐观地预计 , 奥尼尔圆筒可以容纳100万人 , 但显然绝大多数人类还将留在地球上 。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房子已经够贵了 , 那么贝索斯的奥尼尔世界又是留给谁的容身之地?
既然今天探讨的一切还如此虚幻 , 不妨让思绪再往后穿梭数百年 。 倘若“小号”们——比如贝索斯的奥尼尔圆筒 , 抑或是马斯克的火星定居点都乏善可陈 , 到时的人类(或是其他生命形态)又会用怎样叹惋的目光 , 回望我们当下的这个“大号”?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少女,面容如生看着像睡着了,死法其实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