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唐僧西天取经时 为什么不直接走中南半岛 而要向西绕远路?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

——《西游记》
唐僧自长安到西天(印度)取经要走十万八千里,这是在《西游记》中人尽皆知的事情 。虽然事实上,长安到印度并没有十万八千里,但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里,玄奘取经所经过的一万多里也足够骇人 。
那么,历史上的玄奘为何放弃了其他路线,而选择了涉沙漠、过帕米尔高原这一条看起来很绕的路线?
玄奘的取经之路:西域大绕道
不似《西游记》中对于玄奘西行的戏剧化描写,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前,既不是什么“御弟”,更没有唐太宗授予的通关文牒,甚至严格意义上讲,玄奘还是个突破国境封锁的偷渡客 。
贞观初年时,唐太宗李世民筹谋对东突厥进行反击,正积蓄力量准备作战,边境戒严、大加封锁 。这种情况下,玄奘的申请书石沉大海,玄奘为了取经和学习佛法,他成了一个偷渡客 。
作为一名偷渡法师,对于道路的选择出行成功率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事 。西域的道路虽然绕,却有着其他道路无可比拟的优势 。
为什么说绕路反而是优势?
首先,我们要了解玄奘具体的出行路线 。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能知道:
“(玄奘)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今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 。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 。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 。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地区)、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 。”
唐僧|唐僧西天取经时 为什么不直接走中南半岛 而要向西绕远路?
文章图片

唐玄奘西行路线
这条道路看似又远又艰险,但在当时,这条通道已经比较成熟,作为丝绸之路,虽然处于半干旱地区,也是沿着水源遍布城镇,而且丝绸之路不乏各地商旅,安全比较有保障 。
唐僧|唐僧西天取经时 为什么不直接走中南半岛 而要向西绕远路?
文章图片

电影《大唐玄奘》截图,玄奘与守边大将王祥
玄奘是非法出境,取经本不被政府允许,临出关前还差点事泄,而当时的陇右到西域地区佛法盛行,民众君主多崇信佛法,可以获得物资补给,玄奘既需偷渡出境,又需跋涉沙漠,加上多年来西北地区完备的驿站系统,在西北通行也更容易成功 。
事实证明,玄奘的选择是正确的 。取经路上,他还真在西域有了特别的际遇,给他的西行之路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
唐僧第一个遇到的,是崇尚佛法的高昌国国王麴文泰 。高昌国王听说玄奘即将到达伊吾,立即派人前往迎接,热情款待,将玄奘奉为上宾,临走时,还友情赠送玄奘一个安保团,自此,玄奘的西域之行也有了高昌国背书 。
当时的高昌国,在西域是除了西突厥之外最强大的政权 。在高昌王保安团的保护下没多久,玄奘又遇到了当时西域最强的西突厥可汗的保护 。彼时的西突厥,北并铁勒余部,西南逾阿姆河,占领吐火罗故地,拓境至罽宾(迦毕试)北界,幅勋辽阔 。
而西突厥统治者统叶护可汗,也曾与东罗马结盟,一起攻打波斯帝国 。在东罗马的史料中,西突厥的可汗统叶护被称为可怕的“北方之王” 。
当时位于今日巴基斯坦、阿富汗边陲的护时犍、延帆、石汗那、犍陀罗等国家,置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儿子呾度设统治下,恰好呾度设又和高昌国有姻亲关系,顺理成章的,玄奘和统叶护可汗见了面 。
自打玄奘见了呾度设的父亲统叶护可汗后,统叶护可汗除了请客聊天、给玄奘提供补给外,顺便还给唐僧提供了一队突厥卫队护送玄奘前行 。有了西突厥卫队的保护,玄奘一路通行无阻 。
唐僧|唐僧西天取经时 为什么不直接走中南半岛 而要向西绕远路?
文章图片

电影《大唐玄奘》截图,玄奘一众人走在取经路上
玄奘在取经的路上,经由中亚腹地突厥属国时也毫无危险,最终顺利抵达印度 。
古老的道路:蜀身毒道
西域之路,无论是物资还是安全都有保障,但自玄奘取经出发到归来长安,也足足用去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那么在当时,除了西域的丝绸商道外,玄奘是否能从其他更近的路线进入印度求取经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