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治”的经验不断涌现 。 戒毒人民警察走入与戒毒人员平等交流对话的关系平台中 , 重视、激发和调动戒毒人员接受管理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 对艾滋病戒毒人员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多种方式 , 建立心理测评资料、个案报告等档案 , 强化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 , 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负面情绪 , 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上增加关于接受自身艾滋病感染事实的心理危机干预 , 通过开设情绪管理系列课程、团体心理辅导 , 帮助艾滋病戒毒人员应对挫折、恢复自信 。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李警官说:“我所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 还结合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心理特征 , 将艺术矫治结合创造性艺术表达和心理治疗的矫治方式融入到戒毒工作中 , 通过艺术矫治让艺术反哺艾滋病戒毒人员 , 潜移默化改变着他们的心智和习性 , 达到以艺养心 , 以艺养性的效果 。 ”
五是“帮”阵地不断强化 。 建立以“无缝衔接”为基准的转介帮扶 , 建立以“四维九通”为完整体系的所地执法协作长效机制 , 与15个市(州)禁毒委签订《所地执法协作机制合作协议》 , 场所驻地覆盖率达100% 。 重视技能培训与资金支持 , 提升回归社会能力 。 以凉山彝区建成5个“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和38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站为阵地 , 延伸戒治效果 , 持续开展艾滋病康复指导 , 降低复吸率 。 与四川省就业局开展战略合作 , 从政策宣传、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兜底帮扶等方面 , 帮助回归社会的艾滋病戒毒人员成功就业 , 开辟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就业新路径 。 在出所艾滋病戒毒人员遇到生活、工作、家庭等重大变故或困难时 , 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帮助其解决照管对象基本生活、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 , 通过送物资、送技能、送就业信息等多种方式 , 切实帮助其脱落困境 。
“出所回家后 , 发现找到适合自己工作很难 。 专管大队民警在回访时得知我的现状后 , 积极衔接 , 为我推送了一些就业需求信息 , 最终 , 我在M市成功应聘某快递公司 , 现已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了 , 月收入基本在2000元以上 , 真的很感谢民警们一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 不然我现在还生活无着落 。 ”回归社会戒毒人员陈某说 。 (川戒予)
推荐阅读
- 1999年四川男子杀害同村少妇,潜逃21年被捕,赔偿家属40万被谅解
- 1995年四川女大学生被拐,55岁老汉花120元买下,跟牲口住了17年
- 生殖隔离是什么?包括人类在内,自然界的生殖隔离到底有多可怕?
- 05年四川一学生失踪,母亲申报死亡获赔30万,11年后儿子突然回家
- 过年回家“新场面”,丈夫下厨妻子聊天,网友点赞:不愧是四川
- 人类苦难持续不断,为何中国总能独善其身?张维为的话一针见血
- 四川一女大学生“火”了:住在桥底,穿着睡衣读书,画面让人心酸
- 2015年,知名女主持酒后在路边“小解”,10分钟后命丧江边
- 四川男子带儿子给贫困孩子送冬衣,对方回礼惹人鼻酸:礼轻情意重
- 被老人天天催着回家过年,女子回到安徽老家后,连坐的地方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