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质是意识还是肉体?我们该透过基因科技成为「超人类」?



生命的本质是意识还是肉体?我们该透过基因科技成为「超人类」?

文章图片

生命的本质是意识还是肉体?我们该透过基因科技成为「超人类」?

文章图片

生命的本质是意识还是肉体?我们该透过基因科技成为「超人类」?

文章图片

生命的本质是意识还是肉体?我们该通过基因科技成为「超人类」吗?
我们全都知道我们有多不完美 。 为什么不让我们更适合生存一点?——Siddhartha Mukherjee
【生命的本质是意识还是肉体?我们该透过基因科技成为「超人类」?】2018年 , 国内的基因科技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 实现了首例使婴儿具备艾滋病免疫的人类胚胎基因改造实验 。 这项「成就」从一开始的惊艳与备受瞩目 , 到随即饱受争议与批评 , 凸显了过去半世纪以来 , 基因科技的矛盾处境 。 一方面 , 自1953年克里克(Francis Crick)与华生(James Watson)发现了DNA模型 , 科学家们对于基因预测、治疗 , 甚至基因改造的可能性 , 充满了野心与期望;但另一方面 , 当基因科技的发展逐渐触碰到类似「人的本质」的底线时 , 各种恐惧、质疑与反弹也随之而来 。 我们该通过科技「改造」人类吗?我们不该尝试让人变得「更好」吗?似乎 , 过去无往不利的科技发展 , 在碰上「人的生命」时 , 终于才又放缓了脚步 。
Watson(左)& Crick(右)
人类改造的起点
回到起点 , 虽然在1953年 , 科学家就已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但基因科技真正被应用在人类身上 , 则是要到1970年代才开始发展 。 虽然随着胚胎干细胞的发现 , 科学家们开启了基因改造的可能性 , 但到了1990年代初期 , 这样的尝试随即遇到了新的技术阻碍 。 而相较于「激进」的基因改造 , 基因预测与较保守的基因治疗则较快有了实质的发展 。 在《基因:人类最亲密的历史》中 , 辛达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提到了一个案例 。 1990年 , 一名因基因自发性突变而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的小女孩 , 参与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基因治疗计划 , 接受将基因改造后的T细胞注射进身体中 , 以治疗因基因突变导致的免疫不全问题 。 即便这一计划最终的成果对许多基因治疗学者来说有其争议 , 但其后 , 基因治疗确实展现了大步向前的发展姿态 。
然而 , 不到十年的光景 , 一位十八岁少年的死亡 , 又为基因治疗法罩上了前途不明的乌云 。 杰西.盖尔辛尔(JesseGelsinger) , 天生有着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突变 , 导致无法正常代谢蛋白质 , 但相对幸运的是 , 他的病情还能在药物与饮食调制下获得控制 。 1999年的夏天 , 他参与了宾州大学的基因治疗试验 , 在治疗团队的说明下 , 相信这不仅是件有意义的好事 , 也没什么太大的风险 。 但就在注射基改病毒后四天内 , 盖尔辛尔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 肝脏受损、肾脏衰竭、肺部硬化塌陷 , 最后在绝望之中走向死亡 。 这一事件之后 , 导致2000年几乎所有基因治疗试验都被勒令停止 。 后来有学者形容 , 基因治疗于此时几乎等同于被流放至科学冻原 。
因此 , 大概在1990年至2000年间 , 不管是激进的基因改造还是较为保守的基因治疗 , 都陷入了停滞 。 但另一边 , 通过阅读基因来预测或确定疾病的基因诊断则有了长足的发展 。 1990年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 在2003年宣告完成 , 绝大部分的人类基因组已完成定序 。 这意味着 , 即便基因科技尚未能介入、改变我们的身体组成或遗传特征 , 但通过解读基因组的信息 , 科学家们已能够「预先」确定基因组内是否存在缺陷 , 并采取预防性的排除手段 。 例如 , 好莱
坞女星安洁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即是在得知自身带有BRCA1及BRCA2基因缺陷 , 并考虑有家族病史后 , 选择预防性切除手术以降低罹癌风险 。 此外 , 其实一般人与这类基因预测的技术也并不遥远 。 像是在国内 , 孕妇于怀孕初期需做的一连串产检中 , 即包含如唐氏症筛检、羊膜穿刺等胎儿染色体检查 。
2000年后 , 原先因盖尔辛尔的悲剧事件几乎宣告终结的基因治疗也缓慢地重新站了起来 。 例如 , 在2014年 , 基因科学家们宣告基因治疗法已可治疗血友病 。 甚至 , 2015年 , 国内的基因科学家更发布了对人类受精卵进行「基因组编辑」的报告 。 乃至于前文已提及的 , 2018年备受争议的人类胚胎基因改造实验 。 换言之 , 基因改造如今也有了可能的发展 。 但同时 , 这也意味着 , 我们也许到了那个关键的抉择时刻:我们该通过科技改造人类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