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可以 。历史发展到秦昭襄王晚年的时候,对秦国而言,统一六国的唯一难题不是在外、而是在内:如果秦王的人选不要频繁更换,政坛格局保持稳定,就能一鼓作气拿下六国 。
邯郸之败、白起被杀、六国合纵,看起来后果很严重;但凡事不要只盯着表象,实际上,它们对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大 。
就在邯郸之败后的下一年,发生了一起宣告旧秩序彻底崩盘的事件:秦国攻打西周,周赧王向秦国“谢罪” 。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各诸侯国已经完全沦为了秦国案板上的鱼肉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看待秦朝之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只盯着表面上热闹的战争和宫斗,而要结合那个时代的人文特征,关注到几起划时代的事件 。
第一件,就是三家分晋,这也是史家公认的战国阶段的开始 。它标志着原有政治逻辑的彻底改变:春秋时期虽然已“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还经常发生公卿杀害诸侯、改立新主的事件,但是,从未出现过诸侯被公卿取而代之的案例 。
但随着周王室的杠把子晋国被韩、赵、魏三卿瓜分,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承认,标志着“以智、力相雄长”弱肉强食时代的来临 。
但即使这个时期,周天子仍旧被供在神坛上,被各方心照不宣的当成了一件舆论武器 。比如在公元前343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崛起,享受了“王致伯于秦”的待遇,即被周天子封为诸侯之长,原本视秦国为蛮夷的各国纷纷前来入贺,这就是周王室这面旗帜仅存剩余价值的体现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第二件,就是公元前256年,秦国将军杨摎攻打西周,无力抵抗的周赧王亲自赶到咸阳叩头领罪,献出了下辖的三十六个城邑、三万人口 。
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周王室彻底完了 。当时虽然东西周并立,但周赧王才是名正言顺的周天子,东周那边只是“东周君”而已 。周天子向诸侯国磕头谢罪、献上城池人口,以及象征权力的九鼎,实际上就意味着周王室的灭亡 。
在传统概念中,战国的结束是以秦灭六国为标志 。但是,在史学界还有一种观点:公元前256年这起事件,已经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 。
以《资治通鉴》为例,作为编年体史书,它所有章节、小节都是以帝王年号为名 。在战国至公元前256年这段期间,章节名是《周纪》;公元前256年的小节名是“赧王下五十九年” 。而从公元前255年开始,已经变成了《秦纪》,小节名也成了“昭襄王五十二年”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天下共主周天子已经向秦国投降了,那东方各国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什么?没了,他们既然坐视周王室覆灭,那就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结果:面度虎狼之秦,以往还能扯起周王室的舆论大旗,如今只能靠势力硬顶了 。那他们有实力吗?有,但也没有,关键看他们怎么想、怎么做 。
强大如秦国,也有害怕的事物:六国合纵 。这个难题,从商鞅变法后就一直存在,直到嬴政时期仍旧是秦国君臣最头疼的问题 。比如在公元前237年,魏国人尉缭对嬴政的那番话:“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纵” 。
从理论上而言,当然是6>1;但实际上,自从苏秦组织六国合纵开始,秦国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逐渐茁壮成长、一步步蚕食东方各国 。原因就在于,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各国不可能真的拧成一股绳:
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秦国变强,但也不希望其他国家壮大(齐国差点被灭就是案例);他们一方面反感秦国吞噬他国领土,另一方面想着法子从盟友身上割肉;合纵攻秦即使获胜,得利的也是与秦国接壤的三晋,赔本赚吆喝的事,谁会真的出力?
因此,历代秦国对外都是文武并用,无论是秦惠文王任用张仪连横,还是秦昭襄王的远交近攻,都是利用了各国的小算盘,通过小恩小惠、或萝卜加大棒,对各国分而化之、离而间之,慢慢的温水煮青蛙......而后来嬴政收买、刺杀各国大臣,实际上是这一路线的延续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就是秦国对外战略的正反面案例 。
不见硝烟的战场,才是主导长平之战结果的关键因素 。当初赵国不费一兵一卒接受上党,得罪的不仅仅是秦国,更有东方各国 。秦国固然是虎,但赵国也像头狼;它原本就武力爆表,此时凭空得到大片领土、大量人口,各国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坐山观虎斗,才符合各国的利益;随后秦昭襄王利用赵王急于求和的心理,巧使离间计,更是彻底打消了各国援助赵国的念头 。
但邯郸之战又是另一码事 。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的军事脊梁被打断,秦国已经获得了巨大战争红利;但就像白起说的那样:“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眼红的各国,此时如同被打了鸡血,正处在难得的愿意联手的阶段 。如果秦国延续之前的套路,换个目标,或者用小恩小惠收买下魏、楚、齐,也许步子会更扎实;但秦昭襄王在短期内过于咄咄逼人,反而招致了各国的一致反抗,这才导致了邯郸失利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但邯郸之战对秦国的打击,真的如同有些朋友说的那样“损失几十万”吗?不要猜,看史料记载 。
《史记·秦本纪》中这样记录邯郸之战:“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 。
撤退,在汾城驻扎休整了两个多月 。那么接下来呢?“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就在下一年,杨摎攻打韩国,斩首四万;随后猛攻赵国,夺取二十多个县,斩首九万 。
正是看到这副凶残架势,被吓得战战兢兢的周赧王才起了联合各国攻秦的念头,结果被秦国反手爆锤,不得已孤身前往咸阳磕头认罪 。
如果秦国真的在邯郸之战损失了20万人,再加上之前长平损失的20多万,秦国哪还有足够的军力?怎么可能修整两个月后就能继续爆锤韩、赵、魏?甚至还斗胆灭掉西周?
即使在后来,仍旧爆发了多次各国合纵攻秦的事件,甚至还取得了一些胜利、甚至还攻到了函谷关 。但这并没什么用,他们能一时打得嬴,但却站不住,毕竟各国联军不可能一直待在一起;一时的危机促成的联盟,怎么可能敌得过秦国的强悍势力、顽强意志?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我们看看随后秦昭襄王干了些啥 。
公元前255年,秦国人夺取了周王朝的宝鼎、重器,并将西周文公姬延(即上一年的周赧王)赶走;
公元前254年,杨摎伐魏,攻下吴城;随后,韩王亲至咸阳朝见昭襄王,魏国宣布全国听命于秦王;
公元前253年,“王郊见上帝于雍”,秦昭襄王举行祭天大礼,这以前可是周天子的业务;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 。
在这之后,秦孝文王嬴柱在位3天而死,紧接着是秦庄襄王嬴楚三年,随后是年仅十三岁的嬴政 。在秦国的体系下,单单更换国君带来的影响并不大,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君更迭的过程,伴随着各利益团体的博弈;更迭完毕之后,又将是旷日持久的利益划分、王权与相权的博弈 。
比如当初秦昭襄王上位,背后是芈八子(宣太后)与惠文后等势力的残酷争夺:“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随后,更是一番血腥屠杀,诸位宗室公子、惠文后都死于非命;到了昭襄王后期,魏冉等人也被除掉......而嬴政登上秦王之位的过程,同样伴随着残酷的内斗 。
而在所有内务搞定后,秦国才能统一思想、专心对外,这就是秦昭襄王死后,秦国大业耽搁许久的原因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因此,相对于六国合纵,最耽搁秦国统一天下进程的反而是内部的王位更迭:换了王不可怕,由此带来的人事格局博弈、利益重新划分、战略操作层面的重新布局,将会消耗秦国太多的精力与时间,给六国以喘息之机 。
至于白起被杀,对秦国更谈不上多大的打击 。在军功爵制度下,秦国从不缺名将;那时的白起以魏冉时期的老臣自居,公然对抗秦王的命令,落得自杀并不冤 。秦国的强大,强在高度集中的王权、把全国捆绑在农战之上的体系;如果秦昭襄王再多活个十几年,以那时已经接近完善的格局,对各国来个临门一脚并非难事 。
其他网友观点我觉得不能 。
秦昭襄王对于整个秦国统一六国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应该这么说,就好比在游戏中,秦昭襄王以一个人单挑六国,疯狂输出将六个对手都打成了残血,最后秦始皇入场收割完成了统一大业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秦昭襄王积极对外扩张,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但是就此说,秦昭襄王有能力统一中国这就太荒谬了 。
秦昭襄王晚年老王暮政,和有些伟人一样,到了晚年就会犯一些错误,这位年迈的国王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邯郸之战 。
秦昭襄王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长平之役,在战神白起的率领下,赳赳老秦把赵军打得惨败,40几万赵军被坑杀 。
要知道当时的赵国是唯一在军事上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大国,赵国的惨败,让山东六国无不震颤,如果此时秦国采纳战神白起的意见,趁势攻打赵国,不给赵国喘息之机,一举灭赵绝不是梦想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可是就在这时,赵国使出了盘外招,眼见在军事上打不过秦国,于是赵国出动了了强大的院外游说集团 。在昔日的说客天花板苏秦的弟弟,苏代的率领下,庞大的使团来到了秦国 。
在晓之以利,动之也以利,情感攻势以及金钱攻势之下,他们打动了秦国的相爷范雎,以赵国割让土地为理由说服了秦王不再进攻赵国,同时苏代还成功的挑拨了范雎与白起之间,原本就不怎么和睦的关系 。
苏代告诉范雎,现在白起已经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将来一旦灭了赵国,届时,白将军不仅个头比你高,嗓门比你高,连官职和手中的权利也要压过你一头了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范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去劝秦昭襄王接受赵王的土地,不再打仗 。秦昭襄王很显然没有吕不韦那种商业头脑,被眼前的蝇头小利冲昏了头脑,很快就答应了范雎的请求,从赵国撤军 。
秦国朝堂上那些卑鄙的勾当,在前线的白起并不知情,他回到了国内才知道整件事情的内幕,气得白起吹胡子瞪眼乱骂 。
一年之后,秦王派人去赵国接收土地,可是此时此刻的赵国早已经同仇敌忾,做好了抵抗秦军入侵的准备,赵王表示想要土地,那就派兵来打吧 。
秦王大怒决定要让赵王为自己的不当言论付出代价 。此时此刻的秦昭襄王想到了大秦战神白起准备找白起挂帅征讨赵国,可是白起生病不能下床走动,而且白起认为这一仗未必能打赢,也不怎么愿意带兵 。
秦王大怒吃熬了你张屠夫,难道老子就得吃带毛猪?秦王指派了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王陵担任统帅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统帅实力不行,导致秦军前线屡屡失利,光在邯郸城下就损失了四大军秦王无奈,只能再次请白起出兵,可是白起依然拒绝了秦王的请求 。秦王勃然大怒,为了不让白起看笑话,他找来了白起的副手,担任秦军的主帅 。
可是在秦军的猛攻之下,邯郸城依然打不下来,就在这时,毛遂自荐以及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了,以魏国信陵君带领的多国部队进入了赵国打的秦军措手不及,秦损失了20万人左右 。
眼见魏国楚国,赵国组成的多国部队战胜了秦国之后,一直在边上打酱油的韩国也派出了军队加入联军,在联合国军的强力攻击之下,秦国大片的领土丢失,只能把自己封闭在函谷关之内,靠着天险拒敌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可以说这一仗几乎把秦昭襄王上台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抹杀,幸亏楚国人没有落井下石,否则秦昭襄王辛苦一辈子,这一战全回去了 。
但是对于秦国来说,损失最大的并不是丢失那么多土地,而是秦国的无敌统帅白起死了,三军易得良将难求,秦国军队不仅在战场上损兵折将,最终连这位无敌的统帅也没有保住 。
在这一阶段,原本咄咄逼人的秦国变得异常安静,毕竟当时的秦国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损失的精锐部队需要补充,新的大将需要培养,这个时期的秦国实际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状态 。别说灭六国,就是保全现在的这些领土已经很不容易了 。
秦始皇他老爹当秦王的时候,秦国为了报复山东诸国,秦始皇他爸比曾经再一次组织过一场进攻,结果这一仗,秦国被魏国名将信陵君率领的联合国军打败,再一次逃回函谷关内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在战国后期能够屡次挫败秦军的,只有魏国的信陵君,秦国患上了深深的恐信症,就算秦始皇上台之后,实际掌权的吕不韦也不敢动信陵君,等到信陵君死后第二年,吕不韦二话不说就讨伐魏国 。其中三位大家一目了然了吧?
所以说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就有能力统一六国,这个论断是错误的,长平之战虽然极大的削弱了赵国,但是秦国的实力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咱们别的不说,秦始皇灭楚动用了60万大军,而在当时,秦昭襄王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强大的军队 。
但是秦昭襄王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在他的年代,秦国一挑六,把几个重要的对手都打成残血,最终由秦始皇完成了收割,实现了大一统!
其他网友观点谈秦说汉(356)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历史不容假如,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打了近半辈子的仗而未灭一国 。再折腾个三五年,估计结果也就那样,宏图霸业原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若秦昭襄王多活个十年或二十年的话,提前统一六国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
自秦孝公通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粮食充足,军力强盛,已经将扫灭六国、统一中原确定为基本国策 。但后起之秀的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之后,军力也相当强悍 。而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国力强盛,成为秦军东出路上的劲敌 。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室举鼎身亡,在燕国为质的嬴稷在赵国军队的护从下回到咸阳,在其母芈八子、芈八子同母弟魏冉、右丞相樗里疾的支持下继位,也就是秦昭襄王 。但秦昭襄王时期是否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呢,下面具体看看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远交近攻”的运用,让秦国捭阖纵横
公元前304年,22岁的秦昭襄王行冠礼后亲政,从其母宣太后手里接过了秦国的执政大权 。秦昭襄王从继位到正式亲政,其实只有三年的时间,跨度并不长,而且传说中宣太后限制秦昭襄王的权力也不完全是事实,毕竟秦昭襄王有废黜太后之权 。
有人说“远交近攻”之策略是由范雎提出来的,这个并说法不完全对 。范雎是在秦昭襄王亲政30多年后方入秦,并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 。秦昭襄王亲政后,立即将秦国的上庸之地归还给楚国,并与楚国在黄棘缔结了盟约,相互遣送人质与联姻 。
后来齐、魏、韩三国合纵伐秦,秦昭襄王又与魏国在临晋缔结盟约,把刚占领的蒲阪归还魏国,还与三国一起合纵伐楚 。打败楚国后,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会盟,又劫持了楚怀王并逼其割让巫郡、黔中郡给秦国,楚怀王不同意,就将其关押到死 。
拜把子、毁盟约,为了秦国的利益,违反道义的事,秦昭襄王刚刚上任就玩得得心应手,真的跟范雎没什么关系 。只是后来范雎按照秦昭襄王的既定方针继续发扬光大而已 。因此,胆识过人的秦昭襄王,具备了领导秦国统一天下的谋略与智慧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平定关中
秦国有四大关隘,东出函谷关通三晋之魏、赵、韩;南有武关出荆楚;西有散关通西域;北有萧关守宁夏 。而在秦昭襄王之前 。陇西、上郡、北地大部分属于西戎之义渠部落,义渠国也多次趁秦国与中原诸国作战期间,在秦国的后院兴风作乱 。
公元前318年,齐、宋、韩、魏、赵五国合纵伐秦,当时秦惠文王担心北面的义渠作乱,特别安排以重金及美女贿赂义渠王 。但义渠王并不买账,仍然趁五国伐秦之机偷袭秦国的后方,大败秦人于李帛之下 。此后秦军多次出击,均未能将其消灭 。
秦昭襄王继位之初,宣太后主政期间,宣太后施展怀柔的外交手段拉拢义渠,后来宣太后居然与义渠王产生了感情,还为义渠王生下两个孩子,此期间义渠也确实没有为患秦国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秦昭襄王决定一劳永逸,消灭义渠国 。
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将义渠王诱杀于甘泉宫,秦国随即发兵占领了义渠国全境,在其故地设置了陇西、上郡、北地三个郡 。同时又在北面修筑长城,设立了大萧交 。自此秦国据函谷关、武关、大散关、大萧关而守,关中沃野千里、固若金汤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秦昭襄王发动五大战役使齐、楚、魏、赵、韩等五国的国力大伤
公元前293年,魏、韩、东周三国结盟,以公孙喜为将,尽率国中精锐与秦军作战 。秦昭襄王派左更白起出击,白起利用联军内部不协调、相互推诿之机,以奇兵突袭,在伊阙大败联军,斩杀24万,联军主将公孙喜被俘虏 。自此,韩、魏、东周三国精锐尽失,史称“伊阙之战” 。
公元前285年,因齐国吞并宋国而引起了公愤,燕国联络秦、赵、魏、韩五国,由燕国的乐毅为将,率领五国之军讨伐齐国,曾经强盛的齐国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只剩即墨和莒两座城池 。从此,土地与人口最大的齐国实力大减,史称“五国伐齐”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白起率大军顺汉江而下,水淹楚国陪都鄢陵后,又攻破了都城郢城,烧毁楚国先王陵,楚王被逼迁都到郢陈,楚国军民死亡过百万,长江以北的土地纳入秦国版图,此后楚国国力一落千丈、无力抗秦,史称“鄢郢之战” 。
公元前273年,魏、赵两国联军进攻韩国的华阳 。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出兵在华阳城下打败了魏军,斩首13万,又将赵军2万人沉溺于黄河,魏国被迫割让南阳给秦国以求和 。魏国的伤口再次流血,赵国也伤筋痛骨,史称“华阳之战” 。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因韩国的上党之争,决战于长平 。秦昭襄王起用白起为大将,并派范雎携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 。在郭开的谗言下,赵王调回长平前线御敌经验丰富的廉颇,任命只会打嘴炮的赵括为将 。结果赵括被白起引诱出击,赵军兵败后四十万士卒被坑杀,赵国亦从此一蹶不起,史称“长平之战”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
伊阙之战后,魏、韩两国的精锐基本上报销了;五国伐齐之后,中原综合国力最强的齐国被弄残了;鄢郢之战后,战略纵深最大的楚国也国力大伤;华阳之战,魏国再次受伤,赵国也尝到了败绩;而长平之战,强大的赵军几乎被屠尽 。中原诸国,除了东北角落里的燕国外,其余的诸侯国几乎不具备与秦国抗衡的能力了 。
秦昭襄王期间也吃过一些败仗,伐赵国的邯郸之围中,被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的联军大败于邯郸城下;蒙骜伐魏,又被信陵君合纵五国,将秦军驱逐于函谷关内 。但五国合纵始终不能给秦国以致命的打击,秦军能在较短时间内卷土重来 。
因此,秦始襄王在“远交近攻”的战术思想指导下,不断消耗六国的国力;利用秦关之险,让秦国内部免受战乱而稳定;而关中沃野千里,蜀地物产丰足,所以国库粮食充盈,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同时,通过多次大型战役,给六国造成巨大的消耗 。
如果秦昭襄王再活多十年或二十年,荡平六国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 。其实,吕不韦在秦王嬴政行冠礼前近十年的修生养息,虽然让秦有了更加强大的时间,同时也给了六国喘息的机会 。
2020/12/28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