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基本不上朝,懒惰到了大臣写奏章批评的地步 。而且他极为好色,每天在后宫流连,还服用大量的辅助药物,生活作风十分糜烂 。可是,他却开创了一个小的盛世,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平,还打开了一条源源不绝的生财之路,让国家迅速富强 。这个人,就是明朝的隆庆皇帝朱载垕 。
文章插图
皇子岁月朱载垕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儿子,但不是长子,而是第三子 。原本顺位继承的话,是轮不到他的 。可是没想到,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夭折了 。嘉靖皇帝本就是个迷信的人,此时更详细一些术士“二龙不能相见”的说法,很快就变得既不敢立太子,也不敢见儿子 。朱载垕虽然被封为裕王,谁都知道他是日后的皇位继承人 。但是由于皇帝对他的冷淡,强势的大臣如严嵩,都敢于欺负他 。朱载垕自己也是规行矩步,唯恐走错一步毁了前程 。
文章插图
虽然身份尴尬,但朱载垕对朝局十分留心,对朝臣的忠和奸、庸与能看的很清楚 。嘉靖朝是明朝道德崩溃的分水岭,以严嵩为首的奸臣已经成集团化活动,民间逐渐形成了“笑贫不笑贪”的恶劣风气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朱载垕能够体察民情,也痛恨奢侈浪费,逐渐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作风 。
懒惰皇帝嘉靖四十五年,老皇帝病逝,朱载垕登基,改元隆庆 。此后的史书中,隆庆皇帝似乎做了不少事:他先是把自己父亲宠信的术士统统赶出朝廷,之后强行停掉了自己亲爷爷“睿宗”朱祐杬的庙享,接着任用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等贤臣,为明朝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但是,这一切的功绩,却在两位大臣的上疏中露了原型 。
隆庆三年,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玉玺的官员)郑履淳上了一封奏疏,其中说道:“陛下御极三祀矣,曾召问一大臣,面质一讲官,赏纳一谏士,以共画思患豫防之策乎?高亢睽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宫闱违脱珥之规,朝陛拂同舟之义 。回奏蒙谴,补牍奚从?内批径出,封还何自?”
如果翻译过来,就是一封郑履淳控诉皇帝太懒的控诉书:您登基三年了,曾经召见过一位大臣来谋划天下吗?所批复的奏折,都是您亲手写的吗?这简直有些指责的意味了 。
文章插图
隆庆四年,刑部主事陆树德也曾上疏,其中说道:“上下交为泰,今暌隔若此,何以劘君德,训万几?”
翻译过来,就是和皇帝说:大臣和皇帝必须沟通顺畅,天下才能安康 。如今两者都已经快要隔绝了,皇帝还有什么办法去教训万民呢?
这两个人,后来的待遇不同 。郑履淳被皇帝打了一百板子,削职为民 。而陆树德则是被冷处理,从此没有再升迁 。很显然这两个人都说到了皇帝的痛处:太懒,不爱上朝,和大臣基本不见面 。
好色皇帝和懒相辅相成的,就是隆庆皇帝的好色 。明朝皇帝普遍毕竟好色,后来崇祯皇帝曾经破案,发现太监、宫女经常在身上携带可挥发性的媚药,这才让皇帝们迷了心智 。但是很显然,隆庆皇帝不是这样的,他是自己主动地服食这些药物的 。他对女性的心理需求,远大于生理需求,所以才会在壮年之时冒险服药 。后来据说副作用很大,皇帝的下体每天都“跃跃欲试”,不能自已 。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在后宫流连,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
文章插图
隆庆皇帝对女子的需求量同样非常惊人 。他多次从民间拣选秀女充斥后宫,每次选拔都是三百多人 。这些人进宫,皇帝可是没把她们当做杂役人员,而是随时与之云雨 。而女子只要博得了皇帝的欢心,自然也就会被封为妃子 。也正因为如此,隆庆皇帝的妃子数量很多,光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中,就册封了十三位妃子 。这还是级别比较高的妃子,较低的选侍还不算 。
而且,隆庆皇帝对自己的好色,没有任何道德压力 。大臣有时候会进宫请示工作,经常会看见皇帝拥着美女,爱答不理的和大臣说话 。更有甚者,隆庆宫中的茶杯、摆设,上面所绘制的内容也是不堪入目 。
好色带来的后果,就是皇帝身体健康的崩溃 。长期的好色生活,掏空了这位“辛勤”的皇帝 。在经历了6年的折腾后,隆庆皇帝在自己36岁那年驾鹤西游,把江山交给了自己年仅10岁的儿子朱翊钧 。
莫名其妙的繁荣天下与皇帝的懒惰、好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明的江山在隆庆时代,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小高潮 。
首先是北部最主要的边患,在隆庆时代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曾经进攻过北京城的蒙古俺答汗,由于老来好色,抢占了孙子把汉那吉的女人,导致把汉那吉投降明朝 。俺达得知后,立即陈兵边境,向明朝要孙子 。结果在高拱、张居正的策划下,用把汉那吉换回了投奔蒙古十余年的汉奸赵全 。双方又借此机会,恢复了封贡互市 。蒙汉两族从此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友好交往,蒙古边患被彻底解决 。
文章插图
其次是海禁的开放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打击海盗和走私,曾经制定了严格的禁海令,号称“片板不得入海” 。这个政策随着岁月的发展而过时,成了嘉靖年间倭寇之乱的主要成因 。到了隆庆这里,索性将海疆全部放开,任由百姓做海外生意 。这一举动史称“隆庆开关”,成了明朝之后的一项国策 。从此之后,中国生产的茶叶、瓷器和丝织品很流畅地销往东西二洋,给大明朝换回了大量的白银 。据学者王裕巽的研究,从“隆庆开关”开始到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 。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计3亿3千万两,为这段时间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大明朝一下子,成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
文章插图
上如标枝隆庆一朝,是明朝的倒数第二个发展高峰 。之所以一个懒惰的皇帝能够创造这样的盛世,和他用人不疑的治国方式分不开 。隆庆皇帝十分新任自己的老师高拱,也十分新任日后将大明朝再次推向高峰的张居正,哪怕有人进谗言,也不曾对二人有过一丝怀疑 。如此一来,这二人自然拼命为隆庆卖命 。而作为一个皇帝,事无巨细地进行具体工作本就不应该是常态,既然有了得力的助手,放手让他们做就是了 。古代的很多著名皇帝,比如说唐朝的唐玄宗、宋朝的宋仁宗,也和隆庆皇帝一样,都是靠着用人,才将国家推向繁荣的 。所以说,隆庆皇帝是明朝最会做皇帝的人,没有之一 。《庄子.天地》中有一句对国家治国的经典理想,叫做“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隆庆皇帝即使不算做到了这一点,也相差不大了 。
其他网友观点不得不再次提名“十全老人”乾隆 。没事儿就微服出巡去浪,把雍正爸爸留下来的充盈国库,挥霍的差不多了 。
可以说只干了一件正事,就是平定了准格尔之乱 。
有人可能要说《四库全书》,这书修出了多少文字狱,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因为编纂这本书,就折腾出了130多起,是其余历代文字狱总和的两倍 。
正经事不干,估计都用来写诗了 。总计四万多首诗可不是吹牛的,只不过,这个诗的水准就很有问题 。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
我觉得我们现在发的朋友圈,都比这个文艺多了 。
国库里面都没啥钱了,但是他的印章却多达1000多个,有点儿闲钱干啥不好 。
而且吏治也很差,最有名气的就是攒了和珅这么一个巨大的贪官 。
闭关锁国更是在乾隆这里,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 。
而且到了六十多岁不舍得退位,还搞出了一个太上皇来 。
其他网友观点说起这样的皇帝,号称 “六味帝皇丸”的李显就是合适的人选 。
其实仔细想想,不单是李显自己,他爹李治,他弟李旦都差不多达标 。不过他爹好歹抓了十年的权,相比之下,李显就是个混日子的货 。
文章插图
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本来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只是他两个哥哥都被武则天或杀或废,他才捡到个皇帝当当 。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李显继位 。可他庸弱无能,不是当皇帝的料,就尊他妈武则天为皇太后,国家大事小事都武则天做主 。
可他还想自己单干,组织自己的一套班子,结果把武则天搞火了,当了五十五天皇帝就被废,皇位由弟弟李旦接替 。李显被武则天赶到了湖北房州 。
武则天:
文章插图
在这期间,武则天自己称帝登基 。当时很多唐王朝的宗室和臣子起兵反抗,也有不少是打着要李显复位的旗号的 。李显不但不敢声援,反而被吓得要死,惶惶不安,常常晚上被噩梦惊醒 。
圣历三年(698年)十月,在外漂泊了十几年的李显被接到长安立为太子 。他到了长安就一心巴结武家人,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武崇训和武延基,想借此保住自己的地位 。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发动了政变,把李显捧上帝位 。李显上台后把朝政全交给韦后,重用韦玄贞等外戚,但韦氏还不满意 。
李显和韦后:
文章插图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被韦皇后下毒暴毙 。虽然李显没什么本事,但当时唐朝在武则天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国家强盛 。李显本人没别的本事,就是喜欢打马球和打马吊(麻将) 。
有一次他下朝回来,见到武三思和自己老婆韦后,两人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赌钱,李显见二人赌得正嗨,他也兴致勃勃地帮人家数筹码 。不一会,安乐公主来了,这下不再三缺一了,四个人越发赌得快乐尽兴 。这个绿帽子王,真让人无语 。
李显在打马球上还为国争过光 。景龙三年(709年),唐朝和吐蕃结束了长期的战争 。为了表示两国交好,吐蕃提出在长安打一场马球友谊赛 。最后唐朝队以四对十,大获全胜,打出了国威 。
打出国威后的坐姿:
文章插图
上场的四名选手中,两个是李显女婿,还有一个侄子,就是后来的玄宗 。所以说,当一个让国家富强的皇帝,仅靠自己努力是不够的 。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崇祯那么努力还是亡了国,李显混混日子,国家还是强盛,这可能是他命好的原因吧!
推荐阅读
- 螃蟹可以吃到饱吗 螃蟹吃多了有没有害处
- 孕妈秋季洗澡5大安全守则
- 舌尖上的中国之正宗陕西岐山臊子面的做法(西北菜)
- 最终幻想每部之间剧情有没有联系? 最终幻想每部之间剧情有没有联系详解
- 中国特产黄茶茶文化
- 中国象棋怎么下
- 额头血管突出怎么护理
- 白茶的种类有哪些
- 15岁女生有没有可能怀孕?15岁女孩可能会怀孕吗?
- 怎么应对蘑菇中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