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元宇宙或将成为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互联网”?因为头顶笼罩如此光环 , 元宇宙在2021年迅速成为全球的“顶流”话题 , 甚至2021年也被冠以“元宇宙元年”之名 。
虚拟现实(包括VR/AR/XR等)、数字孪生、5G/6G、区块链、NFT、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虽然这些用来构建元宇宙的技术和场景 , 都不是新生事物 , 但当这些被打包装进元宇宙的新概念里 , 就变成了让很多人兴奋不已的“性感”话题 。
对元宇宙的大肆吹捧与对元宇宙的严厉批判 , 交织在一起 , 众声喧哗 , 好生热闹 。 然而 , 对于“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个讨论基点 , 至今并没有形成共识 。
被吹捧甚至神化 , 被污名甚至妖魔化 , 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云计算、区块链……几乎每一项被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出现 , 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 一番混乱和博弈之后 , 才能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共识 。
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 要看它是如何被开发应用 , 如何与商业结合 , 如何与社会共存 。 让虚实相融的元宇宙也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是成为“虚”幻的资本故事去收割“韭菜” , 还是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工具?
不吹不黑 , 让我们来聊一聊元宇宙的“虚”与“实” 。
从“上网”到“进元” , 谁在为元宇宙疯狂?
1992年 , 美国著名的“赛博朋克”流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出版了一本名为《雪崩》(Snow Crash)的科幻小说 , Metaverse(中文译作“元宇宙”)一词便来源于此 。
斯蒂芬森以Meta(超越)+ verse(宇宙)组成了这个合成词 , 字面含义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 。 在小说中的Metaverse里 , 不同于现在“上网”进入一个二维互联网 , 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类似VR眼镜的设备 , “进元”到三维互联网中 , 而且这个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彼此相融 , 每个人在Metaverse中可拥有一个Avater(中文译作“化身”) , 这也成为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科幻影片《阿凡达》名字的来源 。
最近一两年 , 这本书开始被频繁提及 , 甚至有人调侃说 , 硅谷恨不得人手一本《雪崩》 。 尤其是今年3月 , 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RBLX. NYSE)正式在纽交所上市 , 元宇宙迅速成为科技圈、创投圈、资本市场和媒体的关注热点 。 从上市到11月23日 , Roblox股价已经飙升了近200% , 市值过600亿美元 , 超越老牌游戏公司动视暴雪(ATVI. NASDAQ) 。
今年4月 , 英伟达宣布在构建虚拟世界方面取得突破 , 还随后透露在发布会上亮相的创始人、CEO黄仁勋其实是“数字替身”(虽然只有15秒) , 而“自曝”之前 , 并没有人发觉那15秒的“黄仁勋”是“假”的 , 这波操作堪称为元宇宙和英伟达的股价“猛火烹油” 。
更为吸睛的是 , 黄仁勋还描绘了元宇宙“吸金力”:通过NVIDIA Omniverse平台可以帮助伙伴完成“元宇宙基建” , 英伟达预计将会在近4000万虚拟世界开发者中产生每人多至1000美元的收入 。 从年初至11月23日 , 英伟达(NVDA. NASDAQ)的股价已经上涨了约150% , 市值一度突破8000亿美元 , 几乎4倍于高通和英特尔 。
但最终让元宇宙走入大众视野 , 尤其是在中国火起来的 , 还是马克·扎克伯格 。 今年10月28日 , Facebook宣布改名Meta以明志 , 要在5年后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 而且扎克伯格还透露将组建一个超过万人的元宇宙研发团队 。
下重注、宣布进军元宇宙的还有微软 ,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透露 , 明年上半年微软就会推出第一款“元宇宙产品”:具有数字化身功能的微软Teams聊天和会议程序 。
另外 , 苹果公司明年准备推出的AR设备、特斯拉即将推出的“Tesla bot”机器人……也已经都被各种舆论装进了元宇宙的“筐”里 。
“元宇宙突然火起来 , 除了因为扎克伯格是话题人物 , Facebook又是全球科技界的旗帜性公司 , 一举一动会有放大效应之外 , 也有一定的基础 。 疫情之后 , 人们也越来越适应线上的、虚拟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 比如线上会议、远程办公 , 再比如人们需要长期居家 , 因此会将大量时间用在线上 。 各行各业处在快速的数字化之中 , 因此大家对虚拟与现实融合速度的预期也加快了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
推荐阅读
- 人类眼中死神镰刀般的原子弹,在宇宙中,却如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
- 人火化后基因去哪了?DNA其实比你的想象更顽强
- 流浪地球2定档明年,今年不如先来明日之后这里看看
- 被“科学”耽误了的运动员和音乐家!
- Magic Leap 2规格曝光:配备眼球追踪等18个传感器、支持动态亮度调节
- 等离子清洗设备可以生成一种新型纳米级分子结构。
- 从恒星到白矮星,类太阳恒星的传奇
- 一文读懂元宇宙核心观点:虚拟世界完全映射现实世界,万亿级生态蓝图开启
- 蚯蚓这样没有防卫能力的动物为什么没有被其他动物捕食灭绝?
- 筛选技术的发展,有助于通过浏览现有化合物集合来寻找新的先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