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象不断!外太空神秘射线:揭开人类起源之谜,证实世界是虚拟的( 二 )


在计算机选票统计系统中 , 每个数字都被写成二进制的形式 。
1 就是0000000000000001
2 就是0000000000000010
3 就是0000000000000011
4 就是0000000000000100
5 就是0000000000000101
6 就是0000000000000110

514票的写法是这样的:0000001000000010 ,
4610票的写法是这样的:0001001000000010
相信眼尖的观众们已经看出来了 , Maria的真正票数514票 , 与电脑统计票数4610票的两个字符串之间 , 只有2的12次方那一位 , 发生了变化 , 从0变成了1 。
在计算机领域 , 这被称为“「比特反转」(bit flipping) ” , 也叫做软错误(Single Event Upset) 。 之所以称之为软错误 , 是因为这不是由任何硬件故障所引起的 。 将数据抹去重写 , 一切又会恢复如常 。 可是话说回来 , 电脑被设计的初衷不就是严格地按照我们输入的指令进行运算 , 不出任何差错吗?还是说 , 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
早在1978年 , 英特尔就曾经发现他们的动态内存芯片(DRAM)时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错误 , 有些1会毫无征兆的自动归0 。 英特尔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们经调查后发现 , 问题可能出在封装芯片的半导体陶瓷上 。

70年代初 , 随着芯片行业对半导体封装需求的激增 , Intel公司在科罗拉多州的格林河(Green River)上搭建了一个新的工厂 。 好巧不巧 , 这个工厂正好位于一个废旧铀厂的下游 。 铀工厂中的放射性原子依然存在于河水当中 , 也随之进入了英特尔工厂的陶瓷封装流程 。 Intel的动态内存芯片(DRAM)以电容器中是否存在电荷来储存二进制数据 。 存在电荷则代表0 , 不存在电荷则代表1 。 芯片封装材料中的微量放射性污染物会衰变释放出阿尔法粒子 , 这些高能粒子与半导体衬底之间相互作用 , 导致电荷漂移 。 当累计的电荷足够多时 , 便会造成1到0的反转 。 随着芯片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 芯片上晶体管的尺寸不断变小 , 每个晶体管对于背景辐射的影响更加敏感 , 这也意味着芯片上某一部分遭受软错误影响的机率不断提高 。

事实上 , 早在1978年 , Intel公司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之前, 各大芯片制造商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 在封装过程中战战兢兢 , 生怕使用到了带有放射性的原料 。
可是比利时布鲁塞尔选举中心并不坐落在废旧的铀工厂之上 , 也没有放射性污染物释放高能粒子 , 导致Maria获得额外幽灵选票的比特反转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 宇宙深处的隐形子弹
这是我们在高中物理课上都见过的一个装置 , 叫做验电器 。 器如其名 , 它的用途是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 。 当被检测物和验电器接触后 , 如果被检测物带电 , 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便会因为带有同种电荷 , 而相互排斥张开 。 如果被检测物不带电 , 金属箔片则不会张开 。
有人可能会说了 , Maria的幽灵选票和这验电器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 , 听我慢慢分析 。 1785年 , 法国物理学家夏尔.库伦(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 )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个灵异事件 。 他所使用的验电器明明没有接触任何物体 , 却会自发性地张开又闭合 。 库伦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几十年 , 带着满肚子的疑问离开了人世 。 直到1896年 , 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发现了元素的天然放射性 , 谜团才被解开 。 原来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原子核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 , 这些元素在衰变时 , 会向外释放射线 , 这其中就有带电的 , 比如刚才我们所提到的α粒子 。 正是这些电离辐射导致了验电器的自发性开合 。 可是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 1903年 , 科学家们又发现 , 即使小心翼翼地把所有放射源都移走 , 仍然可以观测到验电器的自发性充放电 。 最初人们认为应该是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未知的放射源 , 为了找出这些放射源 , 科学家们不惜上天入地 , 进行了各种实验 。

1911年 , 奥地利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Victor Hess设计了一套装置 , 将密闭的验电器和电离室吊在热气球下方 , 进行了一场高空实验 。 结果发现高空5000米以上时 , 电离辐射水平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达到高空9000米时 , 辐射水平是地表的50倍之多 。 人们这才意识到 , 这些未知辐射并不是来自地球 , 而是天空 。 赫斯一开始猜测 , 辐射的来源会不会是太阳 。 但他在日食期间进行了相同的热气球实验 , 发现辐射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 也就是说这些辐射并不是全是来自太阳 , 还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深邃的宇宙 。 因此它们也被命名为“宇宙射线(Cosmic Ray)” 。 赫斯因为发现了宇宙射线 , 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