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陈根
一般情况下 , 固体根据是否存在长程周期性 , 可被分为结晶态和非结晶态 。 当晶体的长程有序度显著降低时 , 理解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 特别是对于强共价和类共价固体 。
为此 ,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次晶态结构模型” 。 这种“次晶模型”的本质是在非晶基体中引入纳米尺寸的次晶晶格来解释非晶态晶体的中程有序结构 , 即完全由中程有序的次晶组成 , 又不具有长程有序性 。 遗憾的是 , 这种物质状态一直未能在自然界或实验中发现 。
近日 ,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形态的金刚石—次晶金刚石 , 该物质不仅在结构拓扑上链接了非晶态和晶态 , 还显示出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 对于揭示非晶材料复杂的结构本质具有深远意义 。
【陈根:次晶金刚石,助力新型金刚石材料研发】
团队人员使用富勒烯作为原料 , 通过自主开发的大腔体压机极端高压技术对富勒烯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 结果发现 , 压缩的富勒烯聚合转变成为一种高密度无序的碳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 其原子构型接近于立方和六方金刚石 , 并且具有很高的晶格畸变 。
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物质 , 科学家们又用大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了这种隐藏的结构有序性 , 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次晶金刚石模型高度匹配 。 也就是说 , 这种由亚纳米尺寸次晶为主要构成的金刚石就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的次晶金刚石 。
可以说 , 次晶金刚石的合成 , 高度依赖于富勒烯前驱物的本身结构特点 。 与非晶硅相比 , 非晶金刚石在两个原子配位壳层内存在超强的类金刚石短程有序性 , 这一特征有利于中程有序结构的形成 。
值得一提的是 , 次晶金刚石是目前非晶材料中发现的硬度和热导率最高的材料 , 在高端技术领域和极端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也有利于更深入的了解开发新型类金刚石材料 。
目前 , 相关研究成果“Synthesis of paracrystalline diamond” , 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玉兔二号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外星痕迹,还有固态水资源?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
- 盘点关于月球的3大未解之谜,大家知道几个?究竟是真是假?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