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文章图片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文章图片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文章图片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文章图片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元宇宙太太太火了 , 以至于还没来得及认真聊一聊技术本身 , 各种炒房团、割韭菜、融资潮、付费课……就纷至沓来 , 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
吃多了瓜 , 颇有一种“累了毁灭吧”的虚无感 。 不过 , 元宇宙的技术体系 , 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
用美国科技评论家Benedict Evans的话来说 , “元宇宙”这个新词 , 描述了一组明显不相关的趋势 , 将它们概念化并捆绑成一个单一的叙事 。 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 Roblox 的定义中 , 元宇宙应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等八大要素 。 每一种还包含着一连串解释 。
模糊且抽象的概念 , 让元宇宙看起来无所不包 , 又说不清楚 , 给浑水摸鱼留下了余地 。 不过 , 也有不少技术方向是扎扎实实、值得长期投入、对人类社会来说意义非凡的 。
所以 , 我们决定还是严肃地聊一聊支撑元宇宙的技术本身 。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一个共识是 , 足够真实的“虚拟世界” 。
无论是1981年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在小说《真名实姓》中构想的虚拟世界 , 还是普遍认为1992年“元宇宙”一词诞生的科幻小说《雪崩》中 , 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2003年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提出的“无限的虚拟多元宇宙塔” , 抑或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计划用VR/AR复刻的数字场景 , 本质上都指向了——模拟现实 。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在一档播客节目中提出 , 未来游戏将与现实无法区分 , 人类将处于模拟之中 , 你不妨称它们为现实 , 或者也可以称它们为多元宇宙 。
元宇宙的载体与内容 , 最终都要能够模拟现实 。 那么 , 有哪些感官需要被模拟呢?
佛教认为 , 人有六根 , 即:眼、耳、鼻、舌、身、意 , 这些被认为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 。
那么我们分别从这些感官版图中 , 聊聊元宇宙来临时 , 人如何重新认知世界 , 有哪些技术路径是值得期待的 。
元宇宙之眼
元宇宙的热度 , 许多科技企业都想蹭 , 但没有一个像Facebook这么彻底 , 直接连名字都改成了Meta“元” 。 这种孤注一掷的操作 , 很大程度上源自于Facebook在AR和VR上押下了很大的赌注 , 至少在视觉技术上模拟人类之眼 , 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 无人可出其右 。
在元宇宙所涵盖的诸多高新技术中 , VR/AR是被认为短期内能够成立并见到回报的 。 小说《雪崩》中也需要首先“戴上耳机和目镜”才能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虚拟世界 。

模拟视觉 , 带来的“真实感”体验 , 是元宇宙体验的第一道关卡 , 而Facebook(现更名为Meta)则独擅战场 。
关于Facebook通过收购Oculus等公司 , 在AR / VR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的历史 , 我们就不赘述了 。 Meta在“模拟视觉”上的差异化优势在于:
首先 , 成本足够低 。 元宇宙的困境之一是VR 头显的渗透率不足 , 能破解这一问题的厂商自然能够率先拿到船票 。
Meta在全球运营着五个研究机构 , 支持VR/AR的研发 。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 , Meta旗下的Oculus已经成为头号选择 , 其中Oculus Quest 2更是在今年迎来了一波销售热潮 , 预算友好的同时 , 支持Steam 平台的绝大多数VR应用 , 这也使得Meta能快速进入规模化增长空间 。

其次 , 硬件的终极价值要靠体验来兑现 , 这要求VR/AR厂商能够建构起足够庞大的内容和社交平台 , 为用户提供和现实中别无二致的工作、娱乐和生活体验 , 目前只有Meta能够将社交优势与VR技术优势叠加在一起 , 产生1+1>2的效果 。 比如Facebook的虚拟会议 , 就用了两年多时间 , 让多达16人(以化身为代表)一起坐在虚拟会议桌旁开会 。 此前 , Meta还展现了一些全新的技术硬件 , 比如AR眼镜Horizon Home , 允许用户邀请他们的朋友进行虚拟社交聚会 , 并且随时随地可穿戴 , 让虚拟现实的交互无处不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