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元宇宙理论上的行业规模天花板 , 就是现在传统消费娱乐业的行业规模 。 而限制元宇宙发展的瓶颈和限制传统消费娱乐业的瓶颈是一样的:
人们富余的时间和金钱 。
人们在进行必要的生产活动之外还有多少空闲的时间和可支配的资金 , 这就是这个行业的蛋糕的大小 。
如果元宇宙在未来真的可以成功崛起 , 那么现在所有的消费娱乐产业全部都要洗牌 , 甚至连商店都会消失 , 包括网络商店 。 因为元宇宙根本就不需要实体商品 。
成功的元宇宙将成为新的流量聚集地 , 如果你的事业和流量有关 , 那么元宇宙将是你无法避开的话题 。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朋友已经开始摩拳擦掌 , 准备投入到这个前途无量的行业中去了?
先别急 , 还有最后一个根本上的问题需要探讨:
虚拟世界能代替现实世界吗?
底层的逻辑隐患
—————————————
讨论元宇宙的发展前景 , 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关键的问题:人们可不可以完全在虚拟世界中生活?
直观来看好像不可以 , 至少我们还要在现实中生存嘛 。
但实际上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的一些资源和设施外 , 虚拟和现实有很多东西是互通的 , 它们的界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 。 这是因为人们追求的很多目标 ,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主观上的体验 。
你在现实中当个领导指挥几十个人工作 , 和在虚拟世界中当老大指挥几十个人打怪 , 这里面的体验区别并不大 。
网游中上千人同时参与的战斗:
这时候你会说了 , 这能一样吗?现实中当领导收入高啊 , 在游戏里当领导带人家打怪有什么用?
其实在游戏里打怪也会获得游戏里的报酬 , 考虑这个问题一定要跳出现实世界的框框 。 只要你认同元宇宙 , 那么你在现实中当领导赚钱买车 , 和在游戏中当老大赚游戏币买虚拟坐骑 , 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
千奇百怪的拉风坐骑: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主观体验上是互通的 , 正如刚才所说 , 界限并不清晰 。
那我们是不是就真的可以移民到虚拟世界 , 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虚拟世界里了呢?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移民虚拟世界的主要障碍是当前的技术还不够拟真 , 还不能让我们在虚拟中获得接近现实世界的感受 , 所以移民不靠谱 。
在这样的理念下 , 现在元宇宙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升体验装备的技术水平 , 增加虚拟体验的拟真程度 。
按照这个逻辑 , 如果有朝一日技术发展到让虚拟世界的体验能够以假乱真的程度 , 人们就可以真的向虚拟世界移民 , 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到虚拟世界里去了 。
很遗憾 , 这个观点是错的 。
决定人类能否移民虚拟世界的 , 并不是虚拟世界的感受真不真实 。
那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 , 我们可以拿做梦来举个例:
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不能生活在梦中 ,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 , 就真实感而言 , 没有什么技术能比得上梦境 。
梦的体验非常真实 , 做梦的人在梦中根本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区别 , 从体验来说 , 梦境替代现实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只要你愿意 , 你可以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去睡觉做梦 。
但尽管如此 , 我们仍然无法生活在梦境中 。
为什么?
因为梦境没有连续性 , 今晚做的梦跟昨晚做的梦完全是两码事 , 每天做梦都得从头开始 。 从虚拟世界的角度来说 , “梦境”这个虚拟世界的生命周期太短了!
而这也是所有虚拟世界的关键问题所在 。
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最典型的虚拟世界就是各类网络游戏 , 这些游戏一旦失去热度或者结束运营 , 那么玩家在里面的所有成就都会归零 。
你在一个网游中做到老大 , 积攒了大量的皮肤 , 大量的装备 , 还有大量的声望 , 但是这些东西不能陪伴你一辈子 , 可能过几年就没了 。 然后你只好去到一个新游戏 , 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
虚拟世界本身有限的生命周期导致了人们在里面的积累变的意义有限 。 这就好像如果你知道过两年所有人都要移民火星 , 你还会投入所有的资源和精力在地球上建房子吗?
这才是元宇宙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
至于提升体验感的各种设备 , 它们并非关键因素 。 人对虚拟世界的体验需求有个阈值 , 开始的时候阈值非常低 , 一些简单的文字和画面就能让人完全沉浸其中 。
推荐阅读
- 为五元红包,五名男子竟大打出手,值得吗?
- 在约旦河谷发现的史前人类脊椎讲述了从非洲开始的史前迁徙故事
- “外围女”月入20万,但她们没法上岸
- 四川一剃头匠与陌生女人同居被杀,当晚她丈夫就睡隔壁,凶手是谁
- 冷面杀手刘焕荣的黑道挽歌:赌场抢钱送给幼儿园,所杀全是黑老大
- 潘石屹:钱挣够了就想“远遁”海外?因为儿子犯错,至今无法移民
- 美国女子自称穿越到了3812年的火星:只有中国人在那里居住、工作
- 史上著名银行劫案,6个劫匪逆向思维,制造了一个没有失败的计划
- 那个连续嫖娼3天的导演,可惜了
- 4男4女曾进行封闭空间实验,结果发现,人类被一直“困”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