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隐”动物现身大黑山,体长仅50厘米,性格极似“平头哥”



“神隐”动物现身大黑山,体长仅50厘米,性格极似“平头哥”


文章图片



“神隐”动物现身大黑山,体长仅50厘米,性格极似“平头哥”


文章图片



“神隐”动物现身大黑山,体长仅50厘米,性格极似“平头哥”


文章图片



“神隐”动物现身大黑山,体长仅50厘米,性格极似“平头哥”


近日 , 在内蒙古境内的大黑山上 , 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 , 一群“神隐”的小动物竟然出现了 , 它们浑身毛茸茸的 , 体长在50厘米-70厘米之间 , 用鼻子在厚厚的积雪中开道 , 不断前行 , 为了在漫长的冬日里 , 找到一口可以吃的食物 。

【“神隐”动物现身大黑山,体长仅50厘米,性格极似“平头哥”】那么 , 这群“神隐”小动物是什么?它们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在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之中 , 在瓜田里乱蹿的“猹”被鲁迅先生描述得绘声绘色 , 这种小动物就是过去农村比较常见 , 但是如今却在自然界中“神隐”的狗獾 。
虽然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 ,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但是自古以来 , 因为狗獾的身上都是“宝” , 所以 , 狗獾一直都是人类的捕猎对象 , 因此 , 在没有对狗獾展开保护之前 , 狗獾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 。

因为除了自然界中的诸多天敌之外 , 人类也是狗獾最大的敌人 , 所以 , 这群聪明的小动物 , 就和很多因为受到人类的猎杀 , 而不得不躲避人类 , 去往人迹罕至地带生活的动物一样 , 由过去很常见 , 变成了如今自然界中难得一见的角色 。
那么 , 狗獾的身上究竟有哪些“值钱”的地方呢?首先就是狗獾的皮毛 , 在过去 , 人们不仅用狗獾的皮毛制作服装 , 同时 , 还用它的毛来制作一些毛笔 , 同时 , 狗獾的脂肪在经过提炼之后 , 会变成一种更为名贵的东西——狗獾油 。

在很多古代医典中 , 比方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 , 都有着关于狗獾油的记载 , 甚至一度被称作“神油” , 认为长期使用甚至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 于是 , 在过去很多人就会大规模去捕杀狗獾 , 目的就是为了用它来熬油 。
此外 , 除了毛皮和脂肪 , 狗獾的肉在过去也是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 , 由此可见 , 一只狗獾的身上 , 是没有任何“废弃之物”的 , 所以 , 作为全身都是“宝”的小动物 , 狗獾自然在人类的捕杀之下 , 也就越来越少了 。
所以 , 这一次在寒冷的冬季 , 可以看到狗獾出现在大黑山 , 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 , 不过 , 从季节上来看 , 这个时候 , 原本是狗獾冬眠期 , 那么 , 它究竟为何会在冬眠期醒过来呢?

大黑山狗獾冬眠期苏醒 , 是在躲避人类吗?
在野生狗獾还没有受到保护之前 , 由于狗獾会在冬季的时候冬眠 , 所以 , 过去很多人捕杀狗獾 , 都会选择在冬季的时候 , 去寻找狗獾冬眠的洞穴 , 然后轻而易举就能将狗獾抓获 。
所以 , 后来人们发现野生的狗獾会在冬眠期内 , 也会经常醒过来外出 , 这也让很多人猜测 , 有可能是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杀 。

不过 , 研究者表示 , 狗獾之所以会在冬眠期苏醒 , 其实主要原因是被饿醒了 , 因为狗獾在冬眠开始之前 , 如果储存的脂肪不够 , 那么 , 它们就会在冬眠期内醒过来 , 外出觅食 , 之后吃饱了再回去继续冬眠 。
这一次 , 在内蒙古大黑山拍到的狗獾就是如此 。 根据拍摄到的画面来看 , 这只狗獾的运气非常好 , 虽然洞穴的出入口 , 早已经被大雪覆盖了 , 但是 , 这只狗獾却仍然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通道 , 幸运的是 , 在离开洞穴不久 , 它就发现了一些动物残骸 。

研究者猜测 , 这些动物残骸 , 应该是同样生活在大黑山的狼 , 在捕食之后吃剩下的 , 虽然不多 , 但是对于狗獾来说 , 却已经足够饱餐一顿了 , 而且狼已经远离 , 这对于狗獾来说 , 也是非常安全的 。
不过 , 在这只狗獾想要吃掉这些残骸的时候 , 竟然又出现了一只想要和它抢夺食物的 , 同样饥饿的狐狸 , 虽然从体型上 , 狗獾的“小个子”是不占据任何优势的 , 但是 , 狗獾也是一种类似于“平头哥”蜜獾一般 , 非常聪明勇敢的小动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