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上海元宵节的习俗与食俗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 而对于元宵节来说 , 每个地方的文化也是不同的 ,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 看看元宵节要吃什么 , 上海元宵节的习俗又有哪些不同 , 了解一下老上海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
很多地方元宵节都是吃汤圆或者元宵 , 那么你知道上海元宵节吃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
元宵节吃什么
今天 , 我们一起来寻觅记忆中老上海乡村元宵节几段尘封的剪影:上海县农民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圆子 , 黄、绿、红三色兆丰年;或做12只大圆子 , 用手指在圆子顶端揿出潭印 , 蒸熟后看潭中积水多少 , 以卜当年每月雨水 。川沙居民元宵爱吃谢年的“收心馄饨” , 入夜 , 寺庙前高悬七层至九层红灯 , 农人手持火把走在田头“调火龙” , 唱:“花三担 , 稻六石 , 赤米绿豆收两石” , 祝祷丰收;他们还点燃田边茅草 , 俗称“炭茅柴” 。
南汇地方家家做高粱、糯米圆子 , 中午包馄饨 , 夜里 , 孩子们玩“炭茅荡” , 举着火把绕着自家的田头边跑边喊一些祝愿自己家种的庄稼比别人好的话 。宝山的桶形天灯别有情趣 , 点燃油灯 , 带着人们美好的祈愿冉冉飘向深邃的夜空......奉贤元宵夜 , 农家点燃天香蜡烛 , 祥瑞之光可兆丰年 。此地做的汤圆大不同 , 花包形称“花包圆” , 稻堆形称“稻堆圆” , 寓意粮棉大丰收 。崇明地方糯米茧团形状巧 , 两头大来中间小 , 元宵中午 , 包的馄饨叫 “兜财” , 下午 , 用筷子插上茧团 , 放置田头 , 祈求丰收 , 叫作“斋田头” 。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上海元宵节的习俗与食俗】老上海元宵节习俗 挂红灯
挂红灯是老上海元宵节的习俗 , 在那喜庆的夜晚 , 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 , 孩子们更是手提彩灯 , 在街上玩耍 。
金山、松江地区元宵夜 , 有人在田间挥野火 , 有人把灯笼檐前挂 。有人上街舞龙灯 , 有人出行 “串马灯” 。嘉定农家正月半吃的馄饨叫做贺年羹 , 又以面粉团捏成缸甏等状蒸煮 , 称为“蒸缸甏” , 看 “缸甏”潭内水汽多少 , 卜一年之晴雨 。青浦有些人家爱吃用荠菜、油豆腐、粳米粉等做的糊涂羹 , 寓意太平无事糊里糊涂过一年 。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 扛三姑娘
沪郊农家有元宵节“扛三姑娘” “迎紫姑”习俗 。“紫姑”俗称“坑三姑娘” , 是传说中的“厕神” , 即用一只淘米箩 , 箩上插一只银簪 , 由几个姑娘“通神”邀请田角姑娘、场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 , 或用淘箩或畚箕下缚一只筷 , 由二人扶着 , 让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写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 , 多由妇女参加 。询问吉凶祸福 , 是一种迷信活动 。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 走三桥
元宵夜 , 吴淞等地还有“走三桥”风俗 , 妇女结伴相行 , 或拖儿携女 , 或挟持婴儿衣衫走过三座大桥 , 认为可实现一年保平安 , 求生贵子 , 祈祝幼儿祛病消灾等愿望 。沪地乡村亦有“卜流花”旧习 , 炊前 , 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锅水中 , 谷物爆开粉碎为末 , 是大好征兆!据说元宵之夜少女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 , 此时 , 天空一轮明月、皎洁如玉 , 地上一片灯火 , 良辰美时 , 此刻 , 俯视井水 , 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 , 显现出花容月貌 。
元宵节观灯乃旧民俗 , 也叫“灯节”“灯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 每到元宵节 , 城隍庙一带就挂满了彩灯 , 各式各样 , 喜庆的不得了 , 有的地方还玩起了猜灯谜的游戏 。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 舞龙舞狮
元宵节大街上有舞龙灯、戏狮子等表演 , 龙灯分金龙、青龙、白龙 。舞龙灯边行进 , 边翻滚 , 舞者如痴 , 观者如云 。豫园元宵灯会精彩纷呈 , 《瀛壖杂志》记:“上元之夕 , 罗绮成群 , 管弦如沸 , 火树银花 , 异常璀璨 , 园中茗寮重敞 , 游人毕集......远近亭台 , 灯火多于繁星 , 爆竹之声累累如贯珠不绝 , 借以争奇角胜 。”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汤帮你排毒补胃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