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上海元宵节的习俗与食俗( 二 )
这一夜 , 沪城内外大街深巷上 , 小囡低拉兔子灯、大孩高举小红灯 , 灿灿华灯 , 如流星闪闪 , 几分神秘 , 恍如梦境!诗云:“错认瑶池却未真 , 满园花柳及时新 。试灯风里游人集 , 半是嬉春半探春 。”“十里珠帘都不卷 , 看灯人看看灯人” 。夜深 , 豫园九曲桥等处燃放大花筒、九龙、花蝴蝶等焰火......
上海农村农田里挂上一盏灯 , 称做“望田灯” , 预兆五谷丰登 , 讨个太平年成 。吴淞一带店家挂跑马灯、鱼灯等 , 乡间各庙宴神 , 在庙门前立灯塔、架桥灯 , 饶有情趣 。
上海人的元宵汤圆
据说汤圆或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兵出征 , 回朝后春节已过 , 太宗便在上元节叫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 , 犒赏将士 。这种食品后人称为“唐元” , 人们取其形状圆圆满满 , 有合家团圆之意 。
正月十五闹元宵 , 晚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云:“肉馅馄饨菜馅圆 , 灶神元夕接从天 。城厢灯市尤繁盛 , 点塔烧香费几千 。”元宵佳食汤圆又名圆子、汤团、汤元、团子、元宵、浮圆子、糖元等 , 有咸、甜多种 , 它和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重阳节糕、清明青团一样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
上海人过元宵节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 去老字号吃最地道汤圆
南方的汤团与北方的元宵名字有差异 , 做法也不同 。汤团是搓出来的 , 而元宵是滚出来的 。老街汤团久煮不烂的关键在于糯米分的调和 , 太湿则无法成型 , 太干则一煮就裂 。揪一团雪白粉嫩的糯米 , 捏成凹型 , 放入事先搓好的黑洋酥球;再将团子搓拢 , 放入干的糯米粉中滚一圈 , 以免汤团表面接触空气而收干 。这样 , 一个胖嘟嘟圆鼓鼓的老街汤团就完成了 。煮熟后咬上一口 , 柔软的糯米包裹着喷涌而出的黑芝麻浆 , 让人不舍得停嘴 。
要注意的是买生汤团回家煮 , 必须沸腾较长的时间 , 将汤团的皮完全煮透 。另外豆沙、鲜肉馅的保存期限较短 , 建议当天食用;而黑洋酥的相对就会长 , 可以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一段时间 。
第二步 到城隍庙豫园看元宵节灯会
“三十的火 , 十五的灯” , 赏灯的美景良辰元宵节已近到眼前 , 不妨去申城最具中国年味儿的豫园商城挤挤人气、沾沾喜气 , 祈福一年安康好运气 。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 , 五颜六色的民俗灯海 , 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给你最有味道的元宵灯会 。
第三步 在弄堂里拉兔子灯
兔子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宁都县 。宁都的灯彩绚丽多姿、品种繁多 , “兔子灯”是宁都灯彩中的一种 。点燃“兔子灯”的“过灯”是一年一度每家每户都要参加的大型活动 , “过灯”是用彩纸扎成的母子兔子形状的灯点燃后 , 在村庄、祠堂、各家各户巡游 。
“过灯”的民俗兴于唐朝 , 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 , 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把吉祥和好运送到了那儿 。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 , 其中寄寓的是人们所祈求神灵保佑 , 期盼来年五谷丰登 , 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 通过上文对上海元宵节的习俗的了解 ,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上海元宵节要吃什么 , 知道老上海元宵节的习俗是怎样的 , 是不是很有趣呢?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汤帮你排毒补胃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