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半世潦倒,一生布衣,却是第一个在Nature发文的中国人( 四 )


又过了十几年 , 徐寿呕心沥血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 这家中国近代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 , 以“既非目前需要 , 且所译各书 , 又不尽系兵工之用 , 自应一并停办 , 以资撙节” , 被段祺瑞关闭 。
所幸 , 徐寿生前最后一份事业 , 格致书院 , 在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雨之后 , 被保存了下来 , 成为今天的上海格致中学 。




格致中学校徽
《清史稿》第五〇五卷 , 有一篇短短的《徐寿传》 , 文章末尾这样写道:
寿狷介 , 不求仕进 , 以布衣终 。
徐寿一生不求闻达和功名 , 他的精神最终通过一所学校得以绵延继承 。 某种程度上 , 这是个微妙的隐喻 。 徐寿是中国传统工匠的谢幕者 , 也是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的开路人 。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物 , 徐寿的大部分事业 , 早已被后继者超越 , 但是在保守、封闭的环境中 , 他在自己身上 , 克服了那个时代 , 这是像他这样的人 , 无尽光辉的所在 。
最终改变这个世界的 , 常常就是边缘人 。




徐寿后人中 , 有许多在文化科教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这是徐寿玄孙女、著名建筑规划师徐大纬女士为群学书院读者授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