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帝刘肇简介 有政治抱负却早死的东汉皇帝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 , 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出生 , 生母为梁贵人 , 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 , 建初七年(82年) , 汉章帝废太子刘庆 , 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 , 汉章帝逝世 , 刘肇即位 , 养母窦太后执政 , 永元四年 , 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 , 在位17年 , 元兴元年病死 , 终年27岁 。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
人物简介
东汉孝和皇帝刘肇(公元79年-公元105年) , 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 , 在位17年 , 卒年27岁 , 他是章帝四子 , 母贵人梁氏 , 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 , 庙号穆宗(后被董卓废去) , 葬于慎陵 。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 。
生平事迹
建初四年(公元79年) , 梁贵人生刘肇 。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己子 。建初七年(公元82年) , 汉章帝废太子刘庆 , 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 , 汉章帝逝世 。刘肇即位时 , 是为汉和帝 。当时他只有十岁 , 由养母窦太后执政 , 从此汉朝由稳转乱 , 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的时期 , 和帝在位时期东汉日益衰败 , 窦太后排斥异己 , 让哥哥窦宪掌权 , 窦家人一犯法 , 窦太后就再三庇护 , 窦氏的专横跋扈 , 引起汉和帝的不满 。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 , 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 , 但是也由此进入宦官专权时期 。元兴元年乙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05年2月13日) , 汉和帝郁郁而终 。汉和帝在位时期 , 科技、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 班固、班昭写了《汉书》 。甘英出使大秦 。另外 , 和帝初年窦宪灭亡了北匈奴 , 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
大事年表
公元79年 , 汉章帝第四子刘肇出生 。
公元82年 , 刘肇被立为太子 。
公元88年 , 刘肇即位 , 是为汉和帝 。
公元89年 , 应南匈奴单于请求 , 东汉政府派窦宪率军与南匈奴一起 , 合击北匈奴 , 打败北匈奴 。
公元91年 , 将军耿夔又大败北匈奴 , 将匈奴势力彻底赶出漠北地区 。
公元92年 , 汉和帝依靠宦官 , 一举铲除外戚窦氏势力 。宦官专权就此开始 。
公元106年 , 汉和帝刘肇去世 。
和帝政绩
亲理政事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之后 , 汉和帝开始亲理政事 。他每天早起临朝 , 深夜批阅奏章 , 从不荒怠政事 , 从他亲政的所作所为 , 尚不失为一个有为的君主 。
安定边疆
西北有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 , 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东北有乌桓校尉任尚大破南单于 , 将辽东收归 , 改为渤海郡 。和帝一朝 , 曾多次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 。
宽缓为政
和帝当政时期 , 曾多次下诏赈灾救难、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 。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 。他任用的掌管刑狱的廷尉陈宠 , 便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仁爱之人 , 每次断案 , 都依据经典 , 而“务从宽恕” 。
和帝对有过失之人 , 也能根据情况 , 从宽处理 。永元九年(97年) , 窦太后死 。由于宫廷紧守秘密 , 和帝为梁贵人所生的事实始终没予公开 。太后死后 , 梁家才敢奏明朝廷 , 为梁贵人讨一个说法 。这时和帝也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但在如何安置窦太后的问题上 , 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 , 贬窦太后尊号 , 不宜合葬先帝 。”而和帝却念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 认为“恩不忍离 , 义不忍亏” , 不应有所降黜 。于是不降尊号 , 谥为章德皇后 。而对梁贵人、宋贵人的问题也都妥善安置 。梁贵人被追封皇太后 。
注重德化
章帝时 , 居巢侯刘般逝世 , 按规定应由长子刘恺袭爵 , 但为满足父亲的遗愿 , 他坚持让弟弟刘宪袭封 , 自己则逃往外地 。执政官上奏请示收回刘恺封国 , 章帝嘉其义 , 特许等待他 。而刘恺始终没有回来 , 十多年后 , 执政官又提起此事 。对此 , 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曾说‘能以礼让 , 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有司没有推究刘恺此举的乐善之心 , 而是以平常之法加以处理 , 这样做恐怕不能助长礼让的风气 , 成就宽弘的教化啊!”和帝深以为然 , 下诏说:“王法崇善 , 成人之美 。”于是不仅同意刘宪袭爵 , 而且征刘恺为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