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闻女人小脚犹如花香 康有为送知足常乐横幅( 二 )


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与张之洞有过接触 。作为见面礼,辜鸿铭将刚出版的英文译本《论语》送给伊藤 。伊藤早耳闻辜氏是保守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乘机调侃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20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回答:“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数学家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 。”伊藤无词以对 。
一位美国船长在福州无端向中国人开枪,几致人丧命,仅仅支付20美元赔偿,而美国驻福州领事责怪他多付了,骂他是个傻瓜 。辜鸿铭得知,义愤填膺,公开将带有此种洋人宣判为“夷” 。他著文说:“真正的夷人,指的就是像美国驻福州领事那样的人……是那些以种族自傲、以财富自高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是那些惟残暴武力是视,恃强凌弱的法国、德国和俄国人,那些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却以文明自居的欧洲人!”
刚走上张之洞总督府洋文案任上,他看到西人的公文中称中国货为native goods(土货),大为气愤,认为native含有生番野蛮不化之意,堂堂中华所产货物怎能以土货称之?立即将之改成 chinese,明明白白地相告这是“中国货” 。
辜鸿铭尊敬慈禧太后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血洗京城,慈禧逃到西安,洋人声称要惩办祸首,慈禧惶惶不可终日 。张之洞和刘坤一照会洋人必须尊重两宫 。辜鸿铭用英文写了一篇《我们愿为君王去死,皇太后啊!中国人民对皇太后陛下及其权威真实感情的陈述》,转给英国首相索尔茲伯里勋爵、德国皇帝威廉和俄国沙皇 。半年后,又寄给《日本邮报》公开发表 。他说慈禧“胸怀博大,气量宽宏,心灵高尚”,绝不是专制独裁君主;“开始花钱修建颐和园的时候,她已经努力工作赚回了它 。……在她将权柄交给外甥光绪皇帝时,向她的人民、伟大的中华帝国的人民,提出想建一个富丽堂皇的家,让她在那里度过余生,这难道是那么过分的要求吗?”
八国联军侵华后,辜鸿铭怀着一腔爱国之情,用英文写就《尊王篇》等文章,广发世界,向世界舆论寻求正义 。当辛丑议和、列强叫嚣要中国拆毁大沽口炮台时,他大声疾呼:我在此贸然提醒世界注意,在中国存在一个更危险的炮台——传教士炮台 。我斗胆预言,假若这一炮台不引起世界应有的关注,很快甚至连外国人在中国谋生都不可能——除非抢!此类檄文,堪称民族宣言 。《清史稿》如此称道辜鸿铭:“庚子拳乱,联军北犯 。汤生以英文草《尊王篇》,申大义,列强知中华以礼教立国,终不可侮,和议乃就 。”
十九世纪末,欧洲刮起了“黄祸论”旋风 。德皇威廉二世画了一幅《黄祸图》,送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意是“黄种人”的崛起将给欧洲带来威胁 。辜鸿铭用英文发表《文明与混乱》一文,严正驳斥 。美国著名政论家波博·埃文斯特地致函辜鸿铭,说:“我怀着浓厚兴趣阅读了你文中所写的每一个字,并相信这样做是值得的 。最终,我在许多深具兴趣的问题上站在了中国人一边 。”
武昌首义爆发后,辜鸿铭在致《字林西报》编辑公开信中称辛亥革命“是一场暴乱” 。他反对革命者排满,“真正的障碍是治体(国家)缺乏活力,和当权者们的无能 。除此之外,在治体内已经发展起来的寡头政治集团所形成的障碍,突然造成了血液循环的中断,从而导致了一根血管在武昌的爆裂 。但满人并不是造成这一障碍的原因,盛宣怀及其同伙的寡头政治集团才是导致这一障碍的真正原因 。”他还感歎:“在我上海的文人学士朋友中,我恐怕是现在唯一一个仍然绝对效忠于朝廷的中国人了 。”
【辜鸿铭闻女人小脚犹如花香 康有为送知足常乐横幅】1911年冬天,前清状元张謇和唐绍仪,想拉拢辜鸿铭入伙为袁世凯效力,两人宴请辜 。席间援引孟子“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试图以此说服 。但辜鸿铭不为所动,当场讽刺这两位说:我命应当不得志 。但你们两人,难道一个人是“土芥尚书”,一个是“犬马状元”吗?说完把酒杯一扔,扬长而去 。唐绍仪虽然挨骂,却一直尊重辜鸿铭,在辜鸿铭死后,努力向政府申请国葬,可惜未果 。
1913年,袁世凯向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六国银行团搞“善后大借款” 。六国银行请辜做翻译 。辜狮子大开口,要六千银元 。银行团考虑到他是难得的语言天才,只好答应 。辜鸿铭对金融人士没好感,后來說:“所谓银行家,就是晴天千方百计地把伞借给你,雨天又凶巴巴地把伞收回去的那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