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 , 他们的近况如何?近日 ,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参加了首次见面会 , 此后又亮相荧屏 , 揭秘了许多大家关心的事项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
为期3个月的长期在轨驻留既考验身体又考验心理 , 三位航天员和地球上的大家一样 , 忙碌的工作可以让人更加聚精会神 , 也就无暇思绪其他问题 。
他们三位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任务的中后期存在心理波动 , 也就是执行完太空出舱行走任务工作量降下来之后 , 汤洪波稍有不同 , 因为它执行的是第一次出舱任务 , 时间相对较早 。

神舟十二号乘组首次太空出舱画面 , 图为汤洪波正在自主转移 。
虽然心理在中后期有波动 , 但是地面专家已经为此准备了缓解心理焦虑的方案 , 加上天和核心舱相比以前的载人航天器要大得多 , 生活条件好了 , 聂海胜说心理焦虑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 是可以克服的 。

神舟十二号乘组返回地球后锻炼身体画面
话说为什么天和核心舱可以很大?
首先得益于长征五号系列大推力火箭的研制成功与走向成熟 , 使得我们有能力发射20吨级的大型航天器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还会再次飞天吗?聂海胜:6个月恢复至3年前水平】长征5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天和核心舱
再就是霍尔电推发动机的应用以及科学的结构设计 , 使得天和核心舱内部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 多种因素结合造就了天和之大 , 它有多大?大到足以超越当前国际空间站的任意一个舱段 。

神舟十二号乘组在轨期间刘伯明向大家介绍天和核心舱
汤洪波谈及身体恢复问题时说 , 回来第一个月感觉不错 , 但是比如说爬山 , 腿部的小肌肉就开始有反应 , 经过长期失重 , 身体机能都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 用到身体的哪块肌肉你才能体会到哪里有弱点 , 然后针对这些弱点进行专门训练 。

回到地球后汤洪波进行体能锻炼的画面
针对天地差异 , 航天员们回到地面后与多批支持专家进行了交流 , 进一步完善了在轨工作流程 。
当前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主要由第一批航天员担纲主力 , 而他们大多年龄已过半百 , 谈及这个问题时 , 聂海胜说有梦想 , 有追求 , 只要还有干劲 , 年龄永远都不是问题 , 他举例国外还有61岁航天员执行任务 。

天宫空间站第二次出舱任务 , 站在机械臂上的聂海胜 。
此次任务刘伯明感到最骄傲的是第一次人臂结合 , 也是天宫空间站第一次太空出舱 , 这是他的最大理想 。 早在几年前他在太空大会上说过 , 未来一定会站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 站在机械臂上 , 争取一次出舱(机会) , 理想得以实现 , 所以这是最骄傲的事情 。
太空出舱活动不仅是刘伯明感到激动 , 聂海胜与汤洪波也是如此 , 美丽的地球与深邃的太空总是能给人一种特殊的震撼 。 神十二乘组前后共执行了两次出舱行走任务 , 其中刘伯明两次出舱 , 加上多年前神舟七号出舱任务 , 累计三次出舱任务经历在当前航天员队伍中可谓是唯一的存在 。

天宫空间站第一次太空出舱 , 站在机械臂上的刘伯明 。
刘伯明也是非常感性的 , 在轨期间除了工作 , 每当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重要的节点 , 他都会用笔记录下来 , 比如没有找到长城 , 但是看到了黄河入海流 。 还有一些感悟 , 比如写了一篇银河感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