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钳子般大嘴的——钳嘴鹳



长着钳子般大嘴的——钳嘴鹳


文章图片



长着钳子般大嘴的——钳嘴鹳


文章图片


钳嘴鹳又称亚洲钳嘴鹳 , 是鹳形目鹳科钳嘴鹳属的大型涉禽 。 钳嘴鹳得名于喙闭合时的明显缺口 。 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 2006年10月 , 有鸟类爱好者在中国云南省的洱源西湖发现了钳嘴鹳的活动 , 这是钳嘴鹳在中国的首次记录 。 成年钳嘴鹳的站立高度大约为68厘米 , 身长81厘米 。



钳嘴鹳双翅展开时可达80cm , 羽毛颜色黑白令人联想到丹青水墨 , 喙为黄灰色 , 脚为粉红色 。 因下喙凹陷 , 所以在闭合时有明显缺口 。 “鹳”类的喙一般都较重 , 飞行时脖子探出 , 因此不像鹤类那样弯曲伸缩 。
【长着钳子般大嘴的——钳嘴鹳】


缺口的存在是钳嘴鹳属区别于鹳科其他物种的最大特征 。 钳嘴鹳的拉丁文种名“oscitans”即来源于此 。 钳嘴鹳的下颌边缘具有精细的刷状结构 , 可以更好地刺住蜗牛的外壳 。



1887年6月22日-1975年2月14日英国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在研究过大量标本后认为 , 钳嘴鹳的最大特征-喙闭合时的缺口 , 是在捕食软体动物期间的磨损造成的 。 他的想法遭到了后人的驳斥 。 现在的研究认为 , 这种特殊结构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 能更好的帮助它们抓住软体动物的光滑外壳 。 喙闭合时的缺口并不是专为捕捉蜗牛等猎物而用的 , 因为没有缺口的幼鸟也能捕食到蜗牛 。 缺口的存在能让喙尖端以更大的角度握住蜗牛壳 , 并施加更大的力 。
钳嘴鹳是涉禽 , 因此 , 觅食地要相对潮湿 , 栖息地包括沼泽地和沿海滩涂、水田等生态环境好的区域 , 食物主要包括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甲壳类动物 , 如蠕虫、蜗牛、细小鱼虾和田螺等 。



钳嘴鹳是迁徙鸟类 , 会因栖息地的环境变化大范围移动 。 钳嘴鹳性情温和安静 , 并不聒噪啼鸣 , 主要是一夫一妻制 , 只有夫妻相见时才会发出低鸣致意 , 而且与其他鸟类——比如经常盘旋在石泉村的白鹭鸶、成群灰雀、鸽子、家禽等也能友好相处 。
钳嘴鹳最长寿命为18年 , 妻子每窝产2至5枚卵 , 有趣的是 , 它们是夫妻双方共同孵蛋 , 轮流外出为雏鸟觅食 , 雏鸟依赖父母喂养60天可达到性成熟 , 此时 , 它们离家 ,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它 。 从习性上看 , 钳嘴鹳的夫妻相处专一、安静、和睦 , 并且共担育儿之责 。
转载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 , 仅供读者参考 ,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分享此文是出于传播更多资讯的目的 。如有侵权 , 请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