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江苏小伙救下溺水女孩,拒绝酬谢后转身告上法庭:赔我26万( 二 )



女孩的家人拉着杨永的手 , 口中一直道谢 , 双方互留了住址 , 希望以后可以多多来往 。
对于女孩送来的礼物 , 杨永表示了拒绝 , 他救人也不是为了名利 , 于是强忍着身体的不适送别女孩的家人 , 黄母坚持留下礼物 , 随后才离开 。
当地政府也因为媒体的报道 , 对杨永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做出了奖励 , 杨永被评为常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 给予奖金5000元 , 杨永从一个街头小人物 , 一跃成为常州市民眼中的“活雷锋” 。
可是 , 杨永的日子却越发不好过了 , 身体的不适渐渐地发展为全身酸痛 , 情况越来越糟糕 。
他的妻子终于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场普通的感冒 , 于是带着杨永去了医院 , 医生看了杨永的情况 , 经过多番检查 , 叹了口气 , 说他的得的是痹症 。
痹症常被患者称为是“不死的癌症” , 这个病难以根治 , 且可能终身需要吃药治疗 , 这就意味着杨永以后需要花很大的一笔钱在吃药看病上 。

这一结果对杨永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们这个小家庭日子本来就过得清贫 , 现在又多了额外的开支 , 杨永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
杨永连着去了几家医院 , 希望能找到根治的办法 , 如果有选择谁也不想当个没用的药罐子 。 几番周转 , 最终无功而返 。
杨永于是不得不认命 , 政府发的奖金被他用来当做治疗的费用 , 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净 。
当时的杨永由于关节的剧烈疼痛没有办法再骑车出去赚钱 , 一家三口的开支就只能依靠妻子每个月打工得来的的三四百块 , 可他的病还需要治疗吃药 , 家中的积蓄很快就被耗尽了 。
杨永一筹莫展 , 自己已然成了“吞金兽” , 日子眼看就快要过不下去了 , 绞尽脑汁寻找对策 。

杨勇认为他是在冰冷的冬日下水救人才会患病 , 而女孩是被人撞下河的 , 她自然也是受害者 , 那么肇事者就是自己患病的始作俑者 , 应当为他的病情负责 。
他已经走投无路 , 只能寄希望于黄家人的身上 , 他希望黄家人能够起诉肇事者 , 并赔偿他一笔钱 。
他以为当初对他感激到热泪盈眶的女孩父母自然会帮他找到肇事者 , 可是没想到的是女孩的父母直接拒绝了 。
小女孩的母亲明确表示 , 他们已经和肇事者私下和解了 , 现在肇事者与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纠葛 , 现在去找他实在是没有理由 。
这样的现实让杨永无法理解 , 他的病是因救人而起 , 他只是希望得到自己应得的赔偿 。

杨永不愿意放弃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 , 他试图说服小女孩的母亲 , 把自己的病情也全部告诉了小女孩的母亲 , 希望能引起她一丝同情 , 可是她却无动于衷 。
甚至黄家人最后被杨永纠缠得不耐烦了 , 不是闭门不见 , 就是直接把他赶走 。
黄母的态度将他的一腔热血浇了个透心凉 。
自己作为救命恩人 , 却被如此对待 , 杨永觉得很失望 , 他从不后悔救了这个小女孩 , 可不过短短数月 , 自己却落得如此境况 , 实在心寒 。
于是愤怒之下 , 他让老乡帮自己写了一封与黄家断交的书信 , 他从此只当做不认识这家人 。 老乡听了他的遭遇 , 顿时心中觉得愤懑 ,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在信中 , 老乡的言辞十分激烈 , 大多指责黄家人忘恩负义 , 收到信的黄家人看到自己竟然被人如此指责 , 心中也是十分愤怒 , 就把这封信曝光给了媒体 。
一时之间 , 媒体对这封信大肆报道 , 杨永也从见义勇为的英雄一夜之间变成了道德绑架的小人 。

于是不知情的公众对着杨永也从开始的赞赏变成了漫天的谩骂 , 他们只觉得杨永因为救了人所以就开始道德绑架索要赔偿 , 这样的人配不上政府授予的称号 。
杨永欲哭无泪 , 此刻的解释也显得十分苍白 , 他选择了沉默 , 那封信确实是他让人写的 , 他无法否认 , 可事情发展到现在这样不是他的本意 。
但是自己的病还需要吃药治疗 , 家里的状况越发艰难 , 昂贵的医疗费用让他实在没有办法承担 , 家中能借的亲戚都已经借遍 , 父母也拿出了多年的积蓄 , 家里现在因为他的病负债累累 。
杨永时常觉得自己不孝 , 父母年纪这么大了 , 却还因为他的事情不能安享天年 。 妻子也因为外界的那些谩骂经常被同事嘲讽 , 整日情绪都很低落 。
杨永跳水救女孩本来也是出于好意 , 可是最后却落得一地鸡毛 , 反倒像是他是坏人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