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江苏小伙救下溺水女孩,拒绝酬谢后转身告上法庭:赔我26万( 三 )


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 , 他必须做点什么 , 否则他的日子就要到尽头了 。 于是万般无奈之下 , 在2000年底 , 他将黄某一家告上了法庭 。
他当然不愿意这样做 , 他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 , 本来只想平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 可是漫天的谩骂和昂贵的医疗费用突破了他内心最后一道防线 , 他也要为自己的后半生考虑 。
诉状中他要求黄某一家赔偿自己精神损失费、误工费、还有各种医疗费用 , 合计超过26万元 。
此消息一出 , 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 , 虽然大家都能够理解他的境遇 , 他当然应当得到赔偿 , 可是这个数目太大 , 普通人根本无法承担 , 法院更不会认可 。
杨永知道他所提出的26万元赔偿在2000年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 可自己的病是个无底洞 , 年年吃药看病都要花费很大一笔钱 , 哪怕拿到了26万也不能保证用到哪一日 。

可是杨永没有办法 , 自己的身体逐渐恶化 , 看病吃药还无法赚钱 , 他背上的负担越来越大 , 不知道哪一天就是尽头了 , 哪怕明知道这样有些强人所难 , 也没有任何办法 , 自己总要生存 。
2001年11月29日下午 , 原常州市郊区人民法院对这件轰动社会的见义勇为者状告被救一家的案子进行了公开审理 。 期间 , 法院对杨永的伤情进行了鉴定 , 并把肇事者陈某追加上了被告席 。
鉴定的结果为无法判断杨永的病是因见义勇为而起还是因常年劳累所得 , 这对杨永可是大大的不利 。
2002年 , 原常州市郊区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 , 黄某赔偿杨永2593元 , 肇事者陈某赔偿3890元 。

这些钱对杨永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 他提起上诉 , 常州市中级法院最终维持了原判 , 不过把赔偿改成了补偿 。
杨永的病不可能停下治疗 , 治疗费生活费日复一日地压在他的头顶 , 于是他就选择了不停地提起诉讼 。
2004年底 , 杨某再次将黄家与肇事者告上法庭 , 法院判两人给他适当补偿;2005年底 , 杨永再次将两人推向被告席 。
曾经骄傲的青年 , 如今为了这几点碎银与人闹得这么不可开交 , 有时候杨永也会觉得自己很可悲 , 只能不甘地叹息 。
杨永说:“我希望一次性做个了结 , 我这样接连打官司对这个女孩的精神一定会产生影响 , 我救了她 , 不希望又害了她 。 听说她考上了大学本科 , 我很为她高兴 。 可我也很无奈 , 我的病不能不治 , 我现在仍然是每天全身关节痛 , 天冷更是如此 。 ”
从这些话语里不难看出 , 杨永其实还是很善良的 。

杨永的代理律师刘为帅介绍 , 《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中规定:


见义勇为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 对因见义勇为受到损害的人员 , 其所在单位、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帮助解决生活、医疗、就业、入学、优抚等实际问题 。
但目前看来 , 这些规定并不够具体 , 相关部门具体是哪个部门也没有明确 , 杨永应得的补偿也无法落实 。
至于他的治疗费未来还需要多少 , 谁也无法确定 , 于是他只能通过年年起诉的方式来得到补偿 。
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表示 , 考虑到杨永家庭困难和患病的情况 , 为了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 , 基金会也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 前前后后拿出来将近2万元帮助杨永治病和生活 。

至于其他的补助 , 基金会没有行政的职能 , 确实是无能为力 , 另一方面 , 相关部门也没有对此下定结论 。
如今杨永的身体如同一个“无底洞” , 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他曾经健康的身体 , 多少钱也无法弥补公众对他内心的伤害 。
这么多次的诉讼也让黄家筋疲力尽 , 他们感激杨永救了自己的女儿 , 可家中境况也是十分不好 , 自己的家尚且都顾不过来 , 再让他们去帮助杨永 , 他们实在无能为力 。
如今的杨永 , 因为痹症加重 , 长期卧床休养 , 一到梅雨季节、持续的阴雨天和冬季 , 他的浑身上下就疼得难受 , 好似虫蚁啃噬般难熬 。
实在疼得厉害 , 家人就会送他去医院住几天 , 打点儿止疼的药物 , 然后症状稍微缓解了 , 就又赶紧出院 , 毕竟家里实在没有什么钱了 。

好在网上一直有人关注和关心着杨永 , 没有忘记这个命途多舛的见义勇为者 , 好心人时不时都会前往杨永家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 。
今年11月 , 来自常州的热心人给杨永家送去了一台可以自动摇摆的热风机 , 想必能够对他的病情有所缓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