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斧头冠恐龙,赖氏龙的10个有趣的介绍



关于斧头冠恐龙,赖氏龙的10个有趣的介绍


文章图片



关于斧头冠恐龙,赖氏龙的10个有趣的介绍


文章图片



关于斧头冠恐龙,赖氏龙的10个有趣的介绍


文章图片


凭借其独特的斧头状头冠 , 赖氏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鸭嘴龙之一 。 这里有10个引人入胜的赖氏龙介绍 。
1赖氏龙的冠冕形状像一把斧头
赖氏龙最显着的特征是这只恐龙头部形状奇特的冠 , 它看起来像一个倒置的斧头“刀片”从它的前额伸出 , 而“手柄”则突出在它的脖子后面 。 这柄斧头在两个命名为赖氏龙的物种之间形状不同 , 雄性比雌性更突出 。

2赖氏龙的纹章有多重功能
【关于斧头冠恐龙,赖氏龙的10个有趣的介绍】与动物王国中的大多数此类结构一样 , 赖氏龙不太可能将其冠进化为武器或防御掠食者的手段 。 更有可能的是 , 这个嵴是一种性选择特征也就是说 , 在交配季节 , 拥有更大、更突出的斧头的雄性对雌性更有吸引力 , 并且它也可能改变了颜色 。

3赖氏龙的典型标本于1902年被发现
加拿大最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探索白垩纪晚期的化石矿床 。 但是 , 虽然识别了诸如菱角龙、蛇发女怪龙和埃德蒙顿龙等着名恐龙 , 但他错过了为赖氏龙做同样事情的机会 , 并且在1902年 , 几乎没有对他发现的类型化石给予足够的关注 。
4 , 赖氏龙有许多不同的名字
当古生物学家发现赖氏龙的类型化石时 , 他们将其归于摇摇欲坠的糙齿龙属 ,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 , 这种鸭嘴龙的其他遗骸被归入现已废弃的原属龙、四角龙和迪达诺龙 , 其各种物种也存在类似的混淆 。 直到1923年 , 另一位古生物学家通过创造一个永恒的名字 。

5 , 有两种有效的赖氏龙物种
一百年有什么不同 , 今天 , 围绕赖氏龙的所有困惑都已归结为两个经过验证的物种 , 这两种恐龙的体型差不多 , 长约30英尺 , 重4到5吨 , 但后者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冠 。 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存在第三种赖氏龙物种 , 它尚未在更广泛的科学界取得任何进展 。
6 , 赖氏龙在其一生中不断生长并更换牙齿
像所有鸭嘴龙一样 , 赖氏龙是公认的素食者 , 以低洼植被为食 。 为此 , 这只恐龙的下颚布满了100多颗钝牙 , 随着磨损不断更换 。 赖氏龙也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拥有基本脸颊的恐龙之一 , 这使得它在用它特有的 , 鸭子状喙剪下坚硬的叶子和嫩枝后 , 可以更有效地咀嚼 。

7 , 赖氏龙与冠龙关系密切
赖氏龙是冠龙的近亲 , 几乎可以说是无法区分的 , 冠龙是同样栖息在艾伯塔荒地的“科林斯头盔蜥蜴” 。 不同之处在于冠龙的冠部更圆 , 而且这种恐龙比赖氏龙早几百万年 。 奇怪的是 , 赖氏龙还与大致同时代的鸭嘴龙奥洛罗泰坦有一些相似之处 , 后者生活在俄罗斯东部很远的地方 。
8 , 赖氏龙生活在丰富的恐龙生态系统中
赖氏龙远非白垩纪晚期阿尔伯塔唯一的恐龙 。 这种鸭嘴龙共享其境内各种有角 , 包括开角龙属和戟龙 , 甲龙 , 包括包头龙属和埃德蒙顿甲龙属 , 和暴龙像蛇发女怪 , 这可能针对赖氏龙属里的老弱病残不是号事情 , 7500万年前加拿大北部的气候比今天温和得多 。

9 , 曾有人认为赖氏龙生活在水中
古生物学家曾经认为像蜥脚类恐龙和鸭嘴龙这样的多吨食草恐龙生活在水中 , 否则这些动物会因自身重量而倒下!直到1970年代 , 科学家们才提出这样一种观点 , 即一种赖氏龙物种过着半水生的生活方式 , 因为它的尾巴的大小和臀部的结构导致的 。

10 , 一种赖氏龙已被重新归类为巨保罗龙属
曾经被接受的各种赖氏龙物种都被归为其他恐龙属的命运 , 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一种巨大的鸭嘴龙 , 于1970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出土 , 1981年被指定为赖氏龙的一个物种 , 然后在2012年升级为它自己的属 , 巨保罗龙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