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好习惯胜冬补( 三 )
误区一:地域不分“滥补”
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 , 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 , 如羊肉、狗肉、鹿肉等 , 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 , 强壮补身 , 御寒助阳确有作用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 , 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 , 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 , 如鸡、鸭、鹅等 。
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狗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 , 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 。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 , 也是少用为佳 , 应以干润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
误区二:老少不辨“蛮补”
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 , 大多体质虚弱 , 所以适当适量“进补”可增强抵抗力 , 有利于身体健康 。然而 , 小儿生理机能旺盛 , 正常发育的健康儿童 , 或生病尚未痊愈的儿童 , 就不宜“进补” , 尤其对一些甘温、温热之物 , 如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卵等 , 只适宜于成年人 , 儿童即使体质弱 , 也应忌食或少食 , 反之则有损无益 。所以 , 青少年(包括小儿) , 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 应注意饮食营养 , 调节补充 , 一般不宜以药物进补 。
误区三:辨证不清“乱补”
为使冬季“进补”能更准确地达到预期效果 , 应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和食物的属性进行辨证施补 , 中医按照食物的性味 , 可分为平补、温补和清补等类 。所谓平补食物是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所必须的食物;温补食物能温阳助火 , 改善畏寒怕冷症状 , 从而增强体质 , 如阴虚内热的体质 , 多食则加重阳热升火 , 出现咽干、齿痛、牙龈出血、便秘等症状;清补食物偏凉可以清火 , 如阳虚偏寒体质 , 多食反而使体寒更甚 , 从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 。
因此 , 即使身体虚 , 也不能盲目“乱补” , 身体虚有许多种类 , 每一种虚证 , 都有针对性的补方、补药和食物 , 药证不符 , 不但无效无益 , 反而有副作用 。
误区四:无虚盲目“求补”
时下 , 由于媒体广泛传播 , 广告中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 , 人们基于求补心 , 出现了很多无“虚”求补者 。世上绝无“有病治病 , 无病保健”的补药 。古往今来 , 违反“虚则补之”的法则 , 乱求补药招灾者 , 比比皆是 。如人参 , 中医称谓大补元气 , 宁神益智 , 益肺健脾 , 堪称补药中之极品 。若遇心衰、休克、出血、体质虚弱、阳痿等症状者 , 人参确有药到病除之效 。然而 , 若补不对症 , 轻则不适 , 重则致人死命 。
结语:冬季进补不一定非要大鱼大肉 ,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如果你很爱饮食养生 , 那一定要多看看膳食方面的书 , 掌握一些食物相克的窍门 , 切记不可盲目进补哦~
推荐阅读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风湿性心脏病吃什么较好
- 肺炎吃什么食物效果最好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
- 吃什么东西除湿气效果好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呼吸道感染吃什么水果好
- 玉米须能降血脂吗怎么做好吃
- 补肾虚一般吃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