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文章图片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文章图片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文章图片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文章图片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文章图片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文章图片



“谁出40万救我爸,我嫁给谁”,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如今怎样了


父母恩情 , 重于山 , 大于天 ,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 为了孝顺父母 , 遇到走投无路的时候 , 女儿往往能迸发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力量 。
举个不太贴切的例子 , 当初《水浒》里的阎婆惜不就是为了埋葬父亲 , 不惜卖身 , 跟了又黑又丑的宋押司嘛 。
同样是插标卖身的事 , 在古装剧里屡见不鲜 。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 , 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 但是“买卖女子”依旧在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存在 , 比如“买卖婚姻” 。
买卖婚姻的典型形式就是畸高的彩礼 , 姑娘出嫁要彩礼本身已经属于陈规陋习 , 有些地域的彩礼攀比之风日盛 , 姑娘们不乏为了彩礼而和心爱的情郎分道扬镳的事实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彩礼这种陋习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 , 就像过街老鼠那样 , 人人喊打 , 但在很多地方依旧盛行 。
有这样一个女孩却毫不讳言 , 明码标价要“出卖”自己 。五年前 , 一个家在惠州的22岁的女孩 , 在网上发帖 , 愿意以40万元彩礼的代价 , 将自己嫁出去 , 要知道在广东福建一带 , 民间较为富庶 , 本没有彩礼传统可言 , 男方娶一个新嫁娘归家 , 往往还要收进很多嫁妆 。
这位姑娘自称和哥哥两个人小时候因为打针过多 , 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 上初中的时候 , 听力基本丧失 。
后来她听说大城市有一家医院可以治疗 , 但手术费昂贵 , 需要40万元 。而她和哥哥在一家残疾人鞋厂上班 , 月工资只有2000元 , 根本无力承担巨额手术费 。 于是家境困难的她想到了网络征婚———“谁愿意出40万医治好我和哥 , 我将实现承诺 , 嫁给他 。 ”

姑娘将自己的心愿发到网上 , 很快就招致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 说她是个拜金女 , 不珍惜自己 , 还有人说她是“卖身” 。
在舆论的“狂轰滥炸”下 , 这个姑娘也打了退堂鼓 , 不得不挂出免战牌 , 说自己收回这个决定 , 也不再做手术 。
可见 , 即使是你情我愿 , “卖身”这事一旦成为了契约 , 还是突破了大众底线 , 受到围剿 。
惠州这件事发生之后 , 河南有位姑娘前仆后继 , 愿意明码标价把自己“卖”出去 , 标价不多不少 , 也是40万元 , 堪称是第二个吃螃蟹的女子 。

她的名字叫冯双双 , 1995年 , 出生于河南平顶山的一个贫困家庭 。 由于父亲没有一技之长 , 身体也不好 , 家境出奇的贫寒 , 温饱都难以维系 , 买一点针头线脑 , 也要犹豫半天 , 翻箱倒柜找硬币 。
母亲实在受不了这样清贫的生活 , 在女儿一岁时丢下一张纸条 , 远走高飞 。
父亲收工后看到纸条 , 抱起不懂事的女儿 , 默默流了一阵眼泪 , 暗自发誓 , 一定要将女儿抚养长大 , 让她告别贫困生活 。
说起来容易 , 可是实现这样的理想哪里会那么简单 , 冯父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女儿 , 还有赡养年迈的父母 , 生活的重担压在他肩上 , 年纪轻轻地就累弯了腰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冯双双从小就很懂事 , 放学路上捡矿泉水瓶 , 到了家里一放下书包就帮父亲做饭 , 晚上给爷爷奶奶洗脚 。
父亲除了在工地打工 , 还在晚上到夜市摊打短工 , 尽量为女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

冯双双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 , 年年领奖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