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将军为何不吸烟不喝酒?冯玉祥怎么死的

出门在外,身不由己,烟酒自然是必不可少 。几帮兄弟姐妹或是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岂有不吸烟、不喝酒之理 。吸烟还是其次,尤其是喝酒,更尤其是大老爷们,喝得少了尚且可能会被别人取笑,更不用说滴酒不沾了 。然而在民国那个战火纷飞、派别林立的年代,就真有这样一位将军是烟酒不沾 。他就是冯玉祥将军 。
冯玉祥10岁时母亲病逝,之后跟着父亲开始军旅生活 。北洋军阀时期,冯玉祥曾任陆军旅长,1922年前后曾任陕、豫两省督军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所在部队改称为国民军 。
1928年2月18日,在冯玉祥河南开封的第二集团军司令部,蒋介石与冯玉祥举行了结拜仪式,互换兰谱,正式结盟 。冯玉祥的帖子上写的是:“结盟真意,是为主义 。碎尸万段,在所不计 。”蒋介石的帖子上写的是:“安危共仗,甘苦同尝 。海枯不烂,生死不渝 。”之后,7月2日,冯玉祥将军又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 。
又过了不久,冯、蒋二人兵戎相见,在此之前冯玉祥曾一度从事反共活动 。冯玉祥自从与蒋介石的战争失败后,就主张与共产党合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制造愿意和平的假象,三次发电敦促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
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冯玉祥有过多次接触,其中有两次最令人难忘 。一次是在中苏友好协会上的会晤,另一次是冯玉祥在特园康庄家中宴请毛泽东 。
9月1日,为庆祝中苏同盟条约签订并生效,中苏友协举办大型酒会,特别邀请了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代表参加 。毛泽东看到了冯玉祥将军,就走了过去和冯玉祥握手 。冯玉祥紧握住毛泽东的手,知己见面一时竟无语凝噎 。
几天后,周恩来告诉冯玉祥,毛泽东主席要到其家中拜访 。大人物来访,冯玉祥自然是不敢有所怠慢,9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以及冯玉祥的老相识等一干人准时到来 。张治中刚踏进门就叫嚷起来:“呀,有美酒呀!焕公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哟 。”
冯玉祥走到毛泽东跟前,笑着说:“毛先生为国为民,只身飞来重庆,不顾个人安危,玉祥万分钦佩,这第一杯酒,先敬毛先生 。”毛泽东笑着也举起杯向众人说:“这第一杯酒还是让我们共同庆祝抗战胜利吧!”
大家碰杯,正要下肚之时,眼尖的张治中却发现冯玉祥端的是空杯 。张治中明明知道冯玉祥不会喝酒,却故意说:“焕公,你杯中无物,是否要我们敬你一杯?”哪知冯玉祥并不推却,吩咐把他的“酒”拿来,满斟一杯,和大家一饮而尽 。冯玉祥将军所谓的酒不是别的而是水 。
除此之外,冯玉祥将军还不吸烟 。那么冯玉祥将军为什么身在江湖却不吸烟、不喝酒呢?据他自己回忆说,不吸烟是因为他的父母早年曾吸食鸦片,到后来戒鸦片时筋骨都感到疼痛,卧在炕上像害了霍乱一样,呻吟呕吐,不住地转侧翻腾,眼泪鼻涕横流,厉害的时候仰卧都不行 。于是父母就让冯玉祥和他的哥哥拿木棒去捶,这样才能勉强睡上一两个钟头 。从此之后,他看见鸦片就恼火,比见了仇人还气,因此便发誓不吸烟 。
至于不喝酒,则是因为他在保定部队的时候,曾去一个叫做安肃的县城去巡防 。一个酒家请他们去喝酒 。他本来不能喝酒,但是没有经得住大家伙你一言我一句的起哄,就逞能喝了起来,掌柜的还以为他真能喝,把好酒都拿了出来 。到最后冯玉祥浑身瘫软,在几个人的扶持下才回到营里 。
到了第二天,他身上起满了透明的水泡,难受了好久,精神也萎靡不振 。从此,冯玉祥知道了酒的可怕,决心滴酒不沾 。无论什么宴会,谁劝也不行,这也就不难理解冯玉祥将军为什么在宴请毛泽东的时候以水代酒了,并非有不尊重之意,而是实在另有他因 。
冯玉祥之死:冯玉祥死亡之谜
“1948年7月31日我们秘密离开了纽约,在8月中旬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港时,发现那里停泊着一艘国民党的军舰,这引起父亲警惕 。父亲就不再外出,就叫我母亲和我偷偷地下船,把他写给李济深将军的信和一首叫《小燕》的诗寄出去 。信中说船上的生活真是整齐、安静、快乐、和气,没有一个人不在那里读书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把人性全都改变了,彼此相亲相爱 。谁也没想到这信竟是父亲的绝笔 。”冯理达回忆说 。
1948年9月1日,胜利号驶在茫茫的黑海上 。冯玉祥半倚在床上,向20岁的女儿颖达和19岁的女儿晓达,讲述着他1926年去苏联时的情景:“那时候苏联还很贫困,社会秩序也还没有完全上轨道,比较乱,但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气氛很浓厚,生机勃勃的 。所以我就把洪国、弗能和弗伐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 。”突然,冯玉祥感觉到舱房内有一股异样的气味,回过头来一看,只见一丝黑烟正从紧闭的门缝中涌进包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