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将军为何不吸烟不喝酒?冯玉祥怎么死的( 二 )


【冯玉祥将军为何不吸烟不喝酒?冯玉祥怎么死的】由于大火首先烧毁了无线电报务室,报务员连拍发“SOS”的时间也没有 。因此,外界对“胜利”号大火一无所知,也没有外人前来救助 。“胜利”号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
“谁也不知道那火是怎么着起来的 。我两个妹妹正在头等舱听父亲讲故事,舱门开着 。小妹晓达她说去看看,怎么会有黑烟?后来我妹妹就没有了,什么也没找到,就剩了一块小布 。”冯理达说 。
冯玉祥也接着跑向过道,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那里正是火源的中心 。霎时间,过道里浓烟滚滚,一片漆黑 。李德全隐隐听到丈夫的痛苦呻吟声,而浓烟已让她几乎窒息,她返身回到房间,晕倒在沙发上 。
与此同时,另一间舱里,冯理达和丈夫罗元铮也看到了浓烟,“我们从窗口逃出去 。弟弟洪达和我爱人罗元铮就飞奔过去,将父母救了出来 。发现父亲时,他已经昏迷不醒” 。
当船医赶来了,他蹲下去翻开冯玉祥的眼皮一看,瞳孔已经扩散,再试脉搏,气息全无 。他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多时不见心脏起搏 。医生手边任何急救药物都没带 。当他决定注射强心剂奔回医务室去取药时,医务室也正在燃烧,什么药品也抢救不出来了 。窒息过久,急救无药,冯玉祥宣告不治 。
冯玉祥和他的幼女冯晓达,3名苏共中央委员以及200多名乘客的生命留在了那个遥远的黑海 。
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傲德萨9月4日电:八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船在途中发生火灾 。有人员伤亡,死者中有冯玉祥元帅和他的女儿 。该船已被带至傲德萨 。调查仍在进行中 。”报道称“电影胶片着火”致使不幸 。报道还说,装殓冯玉祥遗体的灵柩已空运到莫斯科,按照元帅遗孀的愿意,遗体已被火化 。死者的几名家眷、苏军和社会代表参加了葬礼,死者享受到了阵亡军人的待遇 。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接见了李德全 。他说:苏联政府愿意承担几个孩子的全部教育责任,直至完成学业,以此表示苏联政府对这一重大不幸事件负责 。对于冯玉祥之死,美国国务院拒绝评论,宣称:“蒋总统因冯玉祥之不忠行为,已于本年1月间撤销其政府职务 。”
1948年底,李德全回到东北,在黑龙江哈尔滨电台发表长篇广播讲话,号召原西北军官兵“应当继承冯将军遗志,不要给蒋介石政权效力,掉转枪口,同人民解放军一道,打击蒋介石军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德全先后担任卫生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苏友协总会副会长、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红十会会长等 。
冯玉详遇难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高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士均发唁电 。在冯玉祥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亲自书写挽联 。毛泽东挽词:“冯玉祥将军逝世谨致悼意 。”周恩来挽词:“纪念冯玉祥将军的最好办法是坚决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朱德题写挽词:“焕章将军千古:为民主而牺牲 。”
1953年,冯玉祥的骨灰被安葬在泰山,其两次息影之地 。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题写了挽联 。郭沫若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中间嵌有冯玉祥鎏金铜像,并刻有1940年5月所写自题诗 。
文革中,泰山的名人遗迹被破坏殆尽,但是冯玉祥的墓没有遭到破坏,虽然有人上山砸墓,但是泰山附近的村民自发拿着木棒护墓 。
1982年,冯玉祥百年诞辰,邓小平接见了冯玉祥后人 。邓小平说:“焕章先生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很长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建立了丰功伟业 。他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 。”
“关于父亲在黑海遇难,很多人都心存疑问 。”这其中也包括冯玉祥的家人 。冯玉祥之孙冯文二通过报道分析说:“苏方当时公布,我爷爷乘坐邮轮系电影胶片失火所致 。此说疑点甚多:我爷爷及家人所住舱房在3楼,电影放映舱在底楼,如果从底楼烧起,3楼以下人员势必要惊叫窜跑 。我爷爷60多岁,依然身体健壮,终生行伍,脚腿快捷,如有响动,定会开门冲出 。而且当三叔冲出高喊救人时,四周空荡无人 。当时一个说法是蒋介石特务所为,但从当时的各种迹象和各方推测,此说的可能性不大 。克格勃杀人后都要留下一个显著标志,死者的头颅上有青色印记,我爷爷的头颅上就有青印标志 。与我爷爷同轮遇难的有4名前苏共中央委员 。有人认为是当时斯大林清洗不同政见者时,我爷爷阴差阳错地连搭了进去 。我爷爷的遗体就地火化后,同年11月由我大难未死的奶奶李德全带回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