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程元凤生平简介 程元凤是怎么死的
程元凤(1199-1268)南宋大臣 。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 。程元凤出生于书香门弟,精通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理宗绍定二年(1228年),程元凤考中进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后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 。
南宋大臣程元凤生平简介
程元凤宝祐四年(1256年),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提出'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12字方针作为施政纲领,并亲自从全国挑选了数十名德才兼备的人士,推荐给朝廷加以重用 。六年(1258年),提举洞霄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 。度宗即位,进少保,正当程元凤施展政治才华的时侯,投机者丁大全上书皇帝诬告左丞相,期望取而代之,程元凤对此感到失望,又羞与丁大全为伍,提了辞职要求,皇帝对此感到棘手,放弃了提拔丁大全的打算,并加封程元凤为新安郡公 。晚年,程元凤被授少傅等职,并进封为吉国公,但因与奸相贾似道冲突,于1268年以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归隐于黄山,黄山名景丞相源即由此而得名 。著有《讷斋文集》 。
《宋史》有程元凤传 。程元凤在南宋宝祜成淳间两次为相,为官勤政爱民,在知饶州时,水灾泛滥,访民疾苦,督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枉,百姓称颂 。为相时也以直言敢谏知名 。在京师灾荒之时,程元凤给皇帝上疏:“缀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之民,移缁流泛滥之恩,以给颠沛之众 。”痛切时弊 。
《宋史·程元凤传》
程元凤,字申甫,徽州人 。绍定元年进士,调江陵府教授 。端平元年,差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 。丁母忧 。淳祐元年,迁礼、兵二部架阁,以父老不忍去侧,迁太学正,以祖讳辞,改国子录 。父忧,服阕,迁太学博士,改宗学博士 。以《诗》、《礼》讲荣王府 。旁讽曲谕,随事规正,多所裨益,王亦倾心敬听 。轮对,极论世运剥复之机及人主所当法天者 。理宗览之曰:“有古遗直风 。”
六年,进秘书丞兼权刑部郎官 。七年,兼权右司郎官,迁著作郎,仍权右司郎官 。轮对,指陈时病尤激切,当国者以为厉己 。丐外,知饶州 。郡初罹水灾,元凤访民疾苦,夙夜究心,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证 。进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都大提点坑冶,仍兼知饶州冶司,岁有冬夏帐银,悉举以补郡积年诸税敛之不足者 。芝生治所,众以治行之致,元凤曰:“五谷熟则民蒙惠,此不足异也 。”
召奏事,辞,不允,迁右曹郎官 。疏言实学、实政、国本、人才、吏治、生民、财计、兵威八事 。寻兼右司郎官,拜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 。丞相郑清之久专国柄,老不任事,台官潘凯、吴燧合章论列,清之不悦,改迁之,二人不拜命去 。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 。有事于明堂,元凤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 。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 。”及言滥刑之敝 。十二年,拜右正言兼侍讲,以祖讳辞 。诏权以右补阙系衔 。上疏论格心之学,谓“革士大夫之风俗,当革士大夫之心术 。”至于文敝、边储、人才、民心、储将帅、救灾异,莫不尽言 。
余晦以从父天锡恃恩妄作,三学诸生伏阙上书白其罪状,司业蔡抗又力言之,元凤数其罪劾之 。奏上,以晦为大理少卿,抗为宗正少卿 。元凤又上疏留抗而黜晦,以安士心 。乃命抗仍兼司业,晦予郡 。
【南宋大臣程元凤生平简介 程元凤是怎么死的】程元凤是怎么死的
升殿中侍御史,仍兼侍讲 。京城灾,疏言:“辍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之民;移缁流泛滥之恩,以给颠沛之众 。务行宽大之政,固结亿兆之心 。旁招俊乂,而私昵无滥及之恩;屏去奸私,而贪黩无覆出之患 。谨便嬖之防,而不使之弄权;抑恩泽之请,而不至于无节 。”言多剀切 。
宝祐元年,兼侍读,迁侍御史,言法孝宗八事 。荐名士二十余人,进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仍兼侍读 。亟辞,出关,不允 。有事于南郊,元凤为执绥官,答问多所开陈 。帝因欲幸西太乙宫,力谏止之 。三年,迁权工部尚书,力求补外,特授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
蜀境与沅、靖交急,朝廷欲择重臣出镇上流,用徐敏子易蜀帅及用向士璧为镇抚 。元凤请下荆南,调兵援蜀,移吕文德上沅、靖 。进依前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进参知政事,寻进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新安郡公 。力辞,御笔勉谕,犹周回累日而后治事 。疏奏正心、待臣、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八事 。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未就,奏转任尤焴领其事,纂修成之 。会丁大全谋夺相位,元凤力辞,授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州、福建安抚使 。又力辞,依前职,提举洞霄宫 。
推荐阅读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冰糖葫芦产于南宋时期 宋光宗贵妃靠其治愈顽疾
- 南宋中兴四将之刘光世生平简介 刘光世是怎么死的
- 平民皇帝宋理宗赵昀如何应对南宋“四人帮”?
- 南宋历史老百姓打官司很好玩 输了赢了都缴税
- 太平公主情史 太平公主与三名朝中大臣有私情
- 在南宋流行普通话 会说普通话很吃香
- 北宋大臣范雍体恤百姓 建议火烧皇宫
- 南宋因何而灭亡 史书评价“酒色过度”腐败亡国
- 南宋军事将领刘正彦生平简介 刘正彦是怎么死的
